">
中新社溫州2月12日電 題:燈亮數百年 盞盞花燈照亮“中華進士第一村”致富路
作者 周健
元宵節前后,每當夜幕降臨,位于浙江溫州瑞安的曹村鎮便化身為“燈的海洋”——有著數百年歷史的曹村燈會在這里舉行,精致的鮮花燈爭相吐艷、靈動的游魚燈搖頭擺尾、有趣的生肖燈憨態可掬……
在中國民間,元宵節也稱燈節,有張燈觀賞的習俗。曹村民間花燈藝人池仁千介紹,南宋紹熙元年(1190年),曹村的曹叔遠中了進士,他回鄉探親時,鄉人制作一盞福星燈掛在村中金鎖橋上,以表慶賀。掛燈那天正值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自此元宵掛燈的習俗就一代代傳承下來,而且掛的燈越來越多。
于是,曹村燈會和讀書中舉有了密切的聯系,這也體現在花燈樣式上,除了傳統花鳥蟲魚燈外,以“狀元及第”“金榜題名”“五子登科”為主題的花燈獨具特色。而在濃厚的耕讀文化影響下,曹村曾在兩百年間走出了82名曹氏進士,有了“中華進士第一村”的美譽。
從古至今,曹村燈會人氣十足。據《溫州府志》描述,“瑞安河鄉一帶賽會迎燈,惟曹村、梅崗首屈一指。”清嘉慶《瑞安縣志》則記載,“通衢上編結彩幕,張燈,放小焰火,各里社廟尤盛。”隨著觀燈人數的不斷增加,曹村當地也借機舉辦物資交流會,人們白天逛市、晚上賞燈。
燈亮數百年,如今,一盞盞花燈不僅帶來視覺和文化上的盛宴,還照亮了周邊村民的致富路。
2025年曹村燈會在保留傳統花燈的基礎上,融入了互動演藝、綠雕花卉、水幕投影等諸多新元素,吸引大量年輕游客前來打卡。現場設置了100余個市集攤位,由村民優先報名運營并向社會開放。
為了提升游客體驗感,當地還聘請近百名村民前來管理,帶動他們增收約60萬元(人民幣)。“在家門口,既賞了花燈,又鼓了錢袋,我們也實現了‘開門紅’,好不幸福。”村民張磊說。
曹村燈會也帶火了周邊業態。每當燈會啟幕,章秀清所經營的曹村君柏山隱民宿便迎來了生意旺季。“連日來的入住率達八九成,住客們都因燈會慕名而來。”章秀清介紹道,民宿會根據燈會推出花燈制作、搗年糕等配套活動,讓住客們感受到曹村濃濃的年味。
“年”在舌尖。曹村進士糧倉、進士索面館同樣變成熱門打卡點。游客們或喝上一杯香甜的米湯,或嘗上一碗暖暖的索面,而這些美食的原材料,均來自于周邊村民家中。溫州曹村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芝鏡表示,“燈會帶來了流量,村民們的農產品也不愁銷路了。”
燈影搖曳映人潮,笑語盈盈滿街巷。璀璨花燈下,曹村又開啟了一個新的幸福年……(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