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黃磊 熊忠陽 劉宇晨)有的放矢、靶向施策,抓住責任落實這個“牛鼻子”,突出隱患治理這根“主線”,才能抓住安全生產工作的主動權。
2024年,武漢市應急管理局結合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充分發揮安委辦統籌協調作用,建立“一月一重點、部門共整治”的隱患排查治理模式,結合季節和生產經營特點,針對事故多發和隱患突出的行業領域開展部門聯合暗查暗訪,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質效大幅提高,各行業領域本質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未雨綢繆、突出重點,整治方向突出一個“準”字
“履霜,堅冰至。”出自《易經》,比喻看見事物的苗頭,就預見到它的發展或后果。安全工作亦如此,很多比較嚴重的事情發生之前,都有一些苗頭性、傾向性的信號。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對潛在的安全風險有科學預判,時刻清楚風險在哪里,該如何防范。
武漢市應急管理局(市安委辦)定期組織氣象、水務、資建、城管、消防等部門開展安全生產風險研判,通過科學分析各行業領域存在的短板弱項,明確安全檢查和暗查暗訪的重點。每年的歲末年初時段,都是事故多發頻發期,特別是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下用火用電用氣驟增,火災風險加大。
去年年底,為深刻汲取某熱門街區火災事故教訓,武漢市聚焦“廠中廠”“園中園”、重點商貿企業等場所,重點排查消防安全管理責任是否明確、生命通道是否堵塞、動火用電作業是否規范等問題,重點查處“三合一”、無證上崗及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等違法行為,共檢查40家經營單位,共督促整改229處問題隱患,其中重大隱患22處,有效降低火災事故發生風險。
“市安委辦每月組織的暗查暗訪,針對性很強,解決了我們一些街道、園區不知道隱患在哪里、查不出隱患的痛點問題。”漢陽區應急管理局綜合協調科負責人說道。

武漢市應急管理局對重點企業開展安全生產督查檢查。通訊員供圖
部門聯動、現場問診,整治方式突出一個“合”字
安全生產工作不是應急部門一家的事情,需要各級各部門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強化措施落實,切實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基于上述考慮,武漢市發揮各級安委會指導協調、監督檢查、巡查考核的作用,市安委辦抓好“統”,行業部門落實“分”,對風險隱患多、事故易發多發的行業領域聯合開展暗查暗訪,深入現場切實把潛在的風險隱患找出來并進行整治,有效遏制事故發生。
在“五一”“十一”前夕,武漢作為熱門旅游城市,人流、車流、物流集中,旅游安全風險激增。武漢市安委辦聯合市文旅局對A級旅游景區、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場所、娛樂場所、星級酒店等行業的19家企業開展暗查暗訪和現場督導幫扶,督促整改78處問題隱患,其中重大隱患2處,有力確保“五一”“十一”等重要節日旅游安全形勢平穩。
“市安委辦聯合我們一起檢查,一方面客觀指出了文旅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對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倒逼企業開展隱患自查整改有積極作用。”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安監處負責人表示。
跟蹤督辦、閉環管理,整治成效突出一個“常”字
問題隱患督辦整改是壓實安全生產工作的有力抓手,發現問題不是目的,也不是終點,必須持續推動問題整改,最終消除隱患。
2024年,武漢市著力完善安全生產風險排查整治和責任倒查機制,將隱患閉環整改貫穿于安全生產工作全過程,建立“整改—督辦—銷號—回頭看”的完整閉環,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先后聚焦養老、城鎮燃氣、校園安全、交通、文化旅游、商貿、衛健、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和市屬平臺企業重點項目組織開展部門聯合暗查暗訪,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隱患及時向相關單位以清單式移交,并精準把脈分析行業領域存在的共性問題,形成工作專報或通報15期報市領導閱示,壓緊壓實各行業部門的安全責任,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2023年11月,國務院安委辦調研督導組發現武漢市一養老院存在6處火災隱患,綜合判定為重大火災隱患。為切實改變養老行業隱患突出的問題現狀,武漢市應急管理局聯合市民政局開展暗訪檢查并進行“回頭看”,共檢查23家民營養老機構,排查整改問題隱患117處,其中重大隱患12處,有效推動養老服務機構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和隱患排查自查自改。
武漢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認為,“一月一重點、部門共整治”隱患治理模式,形式有創新,群眾能感知,實現了“1+1>2”。后續將持續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成果,將常態化暗訪督導檢查作為安全長效機制,著力提高風險隱患排查整改質量,確保全市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