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陳泉 通訊員張伶俐、阮細香、謝蓉)“感謝小趙,年前要不是你為我們規劃行程送我們上火車,我們老兩口可能就放棄去孩子那邊團年的打算了......”2月26日,家住武漢經開區湘口街道漢江村李大爺向來家中回訪的助老員趙燕玲說道。
今年春節前夕,漢江村的李大爺和老伴滿心盼著去外地與孩子團聚,共享天倫之樂。可一想到自家離火車站路途遙遠,老兩口又從未獨自出過遠門,對這趟行程充滿擔憂,原本喜悅的心情也被愁緒籠罩。街道在了解情況后,迅速啟動“助老員包戶”網格化服務,通過社區助老員為老人詳細規劃送站行程。最終,在助老員的護送下,李大爺和老伴順利抵達火車站。這次暖心的助老服務是湘口街道“黨建+農村互助養老”服務中的一個小縮影。

街道組織老年居民參與豐富多樣的文體活動。通訊員供圖
近年來,為更好地滿足農村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養老需求,全面提升農村養老服務水平,在武漢經開區民政局的悉心指導下,湘口街道積極探索構建“政府主導、社區協同、社會參與”的“黨建+農村互助養老”三級服務體系。如今,這一全方位的立體化服務網絡已惠及轄區內143名留守、困難、獨居、高齡等老年居民,累計提供生活照料、助餐配餐、代購代買、代辦事項等各類貼心服務超1萬人次,切實滿足了老年居民多元化的養老需求。

街道組織老年居民參與豐富多樣的文體活動。通訊員供圖
據區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湘口街的這套服務體系具備以下三個特點和優勢,一是以社區、村黨組織為核心,建立“助老員包戶”的網格,專職助老員按照“1對5戶”標準包戶服務;二是組建“專業社工+助老員+銀發志愿者”服務梯隊,統籌轄區醫療、商超等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守護;三是推行“老人下單-助老員接單-精準服務”模式,形成“需求收集-智能匹配-服務追蹤”閉環。
此外,在湘口街道“黨建+農村互助養老”服務體系中,針對老年人普遍面臨的“就醫不便”“情感孤獨”“數字鴻溝” 三大痛點,精心設置了生活服務、醫療護航、文化賦能三大模塊,開發出23項標準化服務清單,并與醫院緊密聯動,專門開設就醫綠色通道。同時,將互助養老與老年教育、文化傳承有機結合,積極開展智能手機課堂、防詐騙宣傳、剪紙工坊等豐富多樣的活動,真正實現了從基礎生活照料到精神層面滋養的全覆蓋。

專職助老員為老年居民提供居家理發服務。通訊員供圖
為推動轄區農村互助養老服務朝著專業化、規范化方向發展,街道建立了“理論+實踐”助老員雙軌培訓模式,對助老員進行系統性培訓,涵蓋生活照料、心理關懷、急救處置等復合技能。目前,街道有30名專職助老員,他們經過專業培訓和“傳幫帶”,已成為老年人心目中的“廚師”“理發師”“護理員”“陪診員”……只要老人有需求,助老員便能迅速“變身”,滿足老人的各種生活及情感需求。
為確保服務質量持續優化提升,湘口街道的“黨建+農村互助養老”還建立了“區民政局+街道+社區+服務對象+專業評估”動態質量反饋體系,由街道統籌各社區(村)工作人員每月上門了解收集老人反饋,調整服務內容,區民政局組織第三方評估機構動態跟蹤服務質量。全方位保障服務始終貼合老年人的實際需求。

專職助老員為老年居民提供助餐配餐服務。通訊員供圖
互助養老作為對傳統家庭養老模式的有力補充,是破解城鄉養老難題的創新探索。下一步,湘口街道將持續深化“黨建 + 農村互助養老”模式,積極引入更多社會力量參與,不斷優化服務供給能力,全力打造更具活力的互助養老“經開樣板”,為農村老年人提供更高品質的晚年幸福生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