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唐艷紅 侯本瑞)為迎接第115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深化婦女法治宣傳教育,3月6日,武昌區楊園街道余家頭社區婦聯聯合多方力量,開展“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系列普法活動。以“雙會場聯動”模式開展,轄區80余名婦女群眾參與。

安勝花園會場現場。 通訊員供圖
安勝花園會場由社區與武昌區婦聯“四葉草”團隊聯合開展。專業律師通過“以案釋法”方式,結合彩禮糾紛、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等熱點問題,深入淺出解析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條款。“離婚冷靜期如何保障女性權益?”“家務勞動補償怎樣舉證?”面對居民們的提問,律師逐一耐心解答,社區法律顧問同步發放《家庭維權手冊》,形成“講解+答疑+服務”的立體普法場景。
余家頭社區一樓活動室會場由眾成頤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聯合社區以普法沙龍的形式開展。律師通過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形式,生動演繹家庭暴力取證、財產繼承等法律條文。穿插其間的瑜伽冥想環節,讓女性居民在放松身心中領悟“法律是維護權益的鎧甲”。現場設置的“法律心愿樹”收集到23條法律咨詢需求,社區婦聯后續將針對性開展入戶指導。

活動室會場現場。 通訊員供圖
普法環節結束后,社區工作人員還向現場發放了反詐宣傳手冊,告知居民群眾電信詐騙案的發案特點、方式以及如何識別應對,提醒大家切勿輕易透露個人信息、銀行卡號、短信驗證碼等,做到“不聽、不信、不轉賬”,增強反詐意識,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這種‘聽得懂、用得上’的普法活動特別暖心!”參與活動的王女士表示,“雙會場設計既方便就近參與,又能選擇感興趣的形式,希望系列講座持續辦下去。”據悉,余家頭社區將持續深化“法律護航巾幗”品牌,通過模擬法庭、家庭調解工作坊等形式,推動民法典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
社區婦聯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通過“專業力量+社會組織+特色載體”的創新模式,將法律知識融入生活場景,既彰顯了婦聯組織維護婦女權益的擔當,也為構建和諧社區注入法治正能量。將把群眾反饋的焦點問題作為下階段普法重點,切實筑牢婦女權益保護防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