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李燕 通訊員 鄭潔 楊萌)3月11日,武昌區紫陽街道起義門社區舉辦“石榴花開武昌城·互嵌共融啟新篇”——紅石榴院校聯盟簽約儀式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培訓基地開學第一課。作為湖北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培訓基地的重要實踐,這不僅是一堂語言知識的傳授課,更是一次文化傳承與交流融合的啟幕禮。
活動合影。 通訊員供圖

2025年“紅石榴院校聯盟”續簽互嵌式發展協議。 通訊員供圖
院校聯盟構建“互嵌式”發展新生態
在省、市、區民宗部門指導下,武漢市9家院校單位與起義門社區續簽“紅石榴院校聯盟”互嵌式發展協議,標志著“校社聯動”機制進入深化階段。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尼加提?艾買提表示,紅石榴院校聯盟將進一步拓展服務范圍,豐富聯盟內涵,將學院與社區資源整合運用,使雙方的品牌得到交融,效應得以提升。湖北省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吳芮凌提出“以學促干、雙向注入”美好愿景,將高校的學科優勢與社區的實踐場景結合,讓師生服務直抵社區一線,讓傳統文化成為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

非遺戲曲學習。 通訊員供圖
“雙語課堂”架起文化交融橋梁
在開學第一課上,各族學員通過齊聲誦讀南宋詩人王僧達的詩句:“初櫻動時艷,擅藻灼輝芳……”感受漢語言文字之美。志愿者教師針對不同基礎學員開展分層教學,通過情景模擬和趣味問答等方式提升學習實效。值得關注的是,課堂同步開設非遺文化體驗,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青年演員現場教學漢劇《貴妃醉酒》選段,維吾爾族學員古力加馬力?如孜在互動中感嘆:“通過學習普通話,我不僅能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還能讀懂唐詩宋詞里的中國故事。”
民族團結樹扎根起義門畔
活動尾聲,各族群眾在楚望臺遺址公園共同種下4棵石榴樹,大家在樹枝上懸掛“民族團結幸福樹”認養牌,并表示:“這既是自然之樹、文化之樹、團結之樹,更是我們共同的記憶和情感的紐帶,大家會養護好、澆灌好、培育好,讓民族團結之樹茁壯長青。”

共植幸福同心石榴樹。 通訊員供圖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起義門社區黨委書記魏玉萍表示,2025年紅石榴院校聯盟將深化互嵌共融、整合有效資源、建強平臺載體、優化服務功能,打造合作共贏、平臺共享、情感共融的“互嵌式”協作新模式。

為石榴樹掛上認養牌。 通訊員供圖
本次活動是由武昌區民宗局、紫陽街道謀劃打造的“石榴花開武昌城”民族工作創新項目系列活動之一。接下來,武昌區民宗局和紫陽街道將立足民族特色,依托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培訓基地平臺,持續深化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工作經驗,積極探索構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新模式,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促進各族群眾在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增進“五個認同”,持續推進武昌區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