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毅 柯利華 通訊員 雷世達 郭占軍 耿文輝
30年前,一篇名為《武穴市屬國有工業企業無一虧損》的報道登上《湖北日報》頭版頭條。在當地政府支持下,企業創新機制、實施技改、分塊搞活、兼并重組,迎來效益“滿堂紅”。
30年后,向著建成支點奮力奔跑,武穴工業保持快速發展,醫藥化工、綠色建材兩大傳統產業邁入百億級,近幾年規上工業總產值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
地處大別山革命老區,武穴工業為何能一路突圍?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園區、車間和項目現場,探究這座工業城市的“點穴”之道。
一座縣城的創業基因——
老廠長莫斯科“搶”專家,新生代實驗室破難題
“辦企業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3月8日,湖北迅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亮,向記者展示手中的新產品:磷霉素高級中間體——左磷右胺鹽。
迅達藥業地處武穴,深耕原料藥領域23年,因長期只有一款老產品酮洛芬,年產值多年徘徊在1.5億元上下。
破局在2021年,迅達藥業牽手武漢工程大學共建省級實驗室,歷經上百次試驗,終于攻克手性合成左磷右胺鹽技術,并建成國內首條千噸級生產線,每噸售價40萬元。不僅奪得行業標準制定權,更撬開歐美高端市場大門。僅此一項,去年創收近2億元,帶動企業年產值突破6億元。
3年攻關,投入研發、設備費用2.5億元,如果打了水漂怎么辦?不少人為李亮捏了一把汗。
“從老一輩‘掄大錘辦工廠’到新生代‘搞技改立標準’,這種勇氣來自武穴人骨子里無工不富的創業基因。”武穴市經信局局長鄧凱豐說。
在武穴市檔案館,一張泛黃的照片講述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1991年,時任廣濟制藥廠廠長何謐勇闖莫斯科,將蘇聯專家和他的實驗菌種請回武穴,成功轉化生產維生素B的頂尖技術,廣濟藥業成為業界翹楚,并于1999年成功上市。
這些年,從廣濟藥業這家“黃埔軍校”,走出一批創業者,創辦了迅達藥業、美天生物、鴻鑫化工等年產值過5億元的企業,是武穴醫藥化工產業的中堅力量。
“武穴工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委、市政府抓工業強市的戰略定力。”迅達藥業創始人李龍健說,不管領導班子如何更替,外部環境如何變化,武穴始終把工業放在重中之重,不遺余力地予以投入。
2011年起,武穴市拿出真金白銀推動23家化工企業“退城入園”,僅迅達藥業就獲得專項政策補貼近5000萬元,得以“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
武穴市市長查俊說,在謀劃新一輪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武穴把工業倍增作為核心工程,預計2025年工業增速將超過12%。
一條產業鏈的倍增之路——
255億元大項目上演“點石成金術”
3月9日,中化學新祥云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工地,塔吊林立,車輛穿梭。“以項目破局,我們踏上產業倍增的新征程。”湖北祥云(集團)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華文說。
祥云集團是黃岡首家產值突破百億元的工業企業,2024年產值120億元。盡管占據國內磷銨產品龍頭的地位,胡華文卻越來越感受到危機:農業肥料市場近乎飽和,公司產品結構單一,附加值低。
如何突圍?武穴市委、市政府創新推行“產業集群+專業園區”產業鏈招商模式,撮合祥云集團與合作多年的中化學五環公司“強強聯合”,在用地審批、資金配套等關鍵環節開辟綠色通道。
2022年9月,祥云集團與五環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新祥云”落戶武穴馬口化工園,占地4350畝、總投資255億元,是黃岡市單體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
“5月份一期項目投產,7月滿產達產,預計今年可新增產值30億元。”胡華文說,未來,一場技術革命將在“新祥云”上演:磷礦石經過先進工藝的“精雕細琢”,變身為電子級磷酸;伴生的氟資源被綠色技術提取,制成新能源汽車電池的核心材料。
在武穴市委書記胡昊看來,“新祥云”是“鏈長+鏈主+鏈創”三鏈融合的成功實踐,推動武穴醫藥化工產業鏈邁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他說,地方黨委政府作為“鏈長”,統籌協調;祥云集團作為“鏈主”,發揮龍頭引領作用,與宏源藥業、鋰寶新材料、云翔聚能等企業互為上下游;五環公司、祥云集團、武漢工程大學聯合建設的磷氟精細化工產業技術研究院,作為“鏈創”科技賦能。
這種“鏈式思維”在綠色建材產業同樣奏效。華新水泥作為“鏈主”,謀劃并投產綠色建材一體化等項目,3年實現產值、稅收雙倍增;國鼎華明公司牽手國家超細粉末研究中心,生產的納米碳酸鈣,價格翻了30倍。
一個降本增效的關鍵舉措——
打通大別山商品“出海口”
3月10日,武穴港洪陽湖綜合碼頭,萬噸貨輪一字靠泊,一條綠色封閉式皮帶長廊,以每小時1000噸的運輸速度,將1公里外的砂石骨料直送上船,啟航駛往江浙滬。
“以前,這片水域有6個小碼頭,年吞吐量不到300萬噸;現在,廊道取代了貨車,新建的高樁碼頭年吞吐量超過千萬噸,運輸成本降低40%。”湖北恒鵬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崔永亮說。
時間回溯到2018年前,武穴港曾面臨“成長煩惱”:54座碼頭、95個泊位“小散亂”,半數吞吐量不足百萬噸,讓長江深水良港的優勢無從施展。
痛下決心,武穴將碼頭關停整合到13個,5000噸以上級高樁泊位增加到7個。一減一增,增強的是碼頭裝載能力,減少的是企業運輸成本。
更大的好處是,騰挪出來的長江岸線資源,引來武穴港區多式聯運工程項目落戶,這是交通物流降本增效的關鍵舉措。
該項目總投資35.7億元,新建6個5000噸級泊位和全長18.37公里的疏港鐵路專用線,首次將京九鐵路與長江水道連接,打通大別山商品“出海口”。4月起,碼頭開始為企業提供運營服務。
中化學新祥云新材料項目部經理張震說,今年公司投產后,從鐵水聯運項目綜合碼頭進料出貨,可節省運費20%以上。
“為企業系統性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才能真正構建起產業生態。”胡昊說。
馬口化工產業園是武穴醫藥化工產業的“窩子”。在這里,政府統籌推進集中供熱供氣、共同治污、能量梯級利用,企業受益良多:市政府出資2.1億元收購天然氣企業瑞華迪森公司,合理分擔企業用氣成本;投資53億元的延長石油煤電項目,建成后可降低園區用電用熱成本20%;寧泉水廠擴建項目和第二污水處理廠項目,建成后企業污水處理成本每噸可下降15%。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