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蔡思敏 李雙雙)3月21日,在武昌區委社工部、區民政局指導下,由黃鶴樓街道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主辦的“螢火計劃”黃鶴樓街道第二屆惠民資金微公益項目大賽決賽圓滿落幕。11個“小而美”的公益項目在路演中綻放異彩,最終全員獲得專項資金扶持,為社區治理注入新活力。

活動合影。 通訊員供圖
“專業+草根”雙驅并進,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本屆大賽創新構建“專業+草根”雙輪雙驅模式,鼓勵注冊型社會組織與本土社區組織聯合申報,形成資源互補的創新生態。進入決賽的11個項目,既涵蓋婚戀交友、就業幫扶、“一老一小”關愛等民生領域,又包含老舊小區共治、公共空間改造等基層治理創新,精準對接居民群眾的共性需求和個性化需求。

決賽現場。通訊員供圖

決賽現場。通訊員供圖

決賽現場。通訊員供圖
決賽現場涌現多個社區治理創新樣本:西廠口社區“平安合伙人”項目通過組建志愿巡邏隊,將社區安保與居民自治有機融合;花堤社區推出“公益紅娘”計劃,以傳統非遺文化為媒,構建青年社交新場景;大成社區“鄰里煥新”項目首創居民全過程參與機制,讓老舊小區改造成為凝聚居民情感的紐帶。

頒獎環節。通訊員供圖
經過精彩角逐,綜合7位專家評委、25位大眾評委評分后,最終確定大賽前三名,分別為“黃鶴樓下敲金鑼·平安幸福千萬家”西廠口社區平安合伙人賦能項目;一“箭”傾心·緣定終身----花堤社區婚俗改革系列活動項目;大成社區“重塑鄰里情,點亮新家園”項目。
本次活動得到專家的高度贊揚,專家評審代表易麗娟表示,本次大賽呈現“三維立體”豐富格局。項目體系構建起普惠服務、文化創新、治理品牌的三維格局;社會組織的專業規范與在地優勢雙向賦能;更通過聯動轄區商戶、愛心企業、高校等優勢資源,實現治理效能幾何級增長,推動基層治理從“輸血式”幫扶轉向“造血式”發展。
“我們不僅要做好21萬資金的文章,更要書寫百萬級的社區治理價值。”黃鶴樓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勁表示,此次比賽以惠民資金為支點,撬動起社區治理的“蝴蝶效應”。
下一步,黃鶴樓街道將建立“全周期”培育機制,對獲選項目進行跟蹤督導,重點打磨標桿案例,同時深化“公益資源池”建設,引入社會資本補充項目服務,讓“螢火”微光持續照亮社區治理創新之路,書寫幸福街區新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