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項瑞芳、盧元元、陳帥)3月18日,大冶市首場“教研校校行”活動在大冶市實驗中學啟動,九大學科14節精品課次第綻放,大冶市實驗中學教聯體200余名教師共赴這場教學相長的思想盛宴。
“宮使大人,這車炭是小老兒活命的本錢啊!”在806班教室,一名男同學弓腰駝背,把賣炭翁的艱辛演得惟妙惟肖。另一位同學扮演的宮使則趾高氣昂,拿著文書大聲吆喝。
“老翁此刻心情是憤怒?還是無奈?”話音未落,同學們紛紛舉手回答解讀。在“續寫故事結局”環節,學生們發揮奇思妙想,觸摸詩中的情感脈搏,讓古老的詩篇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
709班的文言文課堂也是一片思辨的海洋。柯青燕老師通過《歸田錄》的不同版本,引導學生捕捉“睨”“頷”等精妙動詞。
“這個‘爾’字,把陳堯咨的驕橫都表現出來了!”話音剛落,教室里笑成一片。柯老師順勢引導:“賣油翁會怎么回應這份傲慢、該怎么優雅地懟人?”語文課堂的“花式教學”,讓人直呼:“原來古文可以這樣教!”
自教聯體改革實施以來,大冶市通過“強校帶弱校”模式,建立常態化教研機制。
活動現場,數學學科創新使用具象化教學法破解幾何難題,英語課堂創設情景劇場提升語言應用能力,理化實驗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各學科均展現出教學改革新氣象。
既要玩得嗨,更要學得實。大冶市教研室教研員翁海明以兩節語文課為范本展開診斷,從課程定位、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維度進行專業點評,提出“強化誦讀梯度設計”“深挖文化主題”等指導意見。
“‘教研校校行’是學校與教研部門溝通的橋梁,有力推動教師成長與學校發展。”大冶市實驗中學教聯體黨委書記朱銳杰表示,將以此次教研為契機,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把校校行變成“校校興”,構建城鄉教育協同發展新格局,讓教聯體內每個校區都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堂。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