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垚)“一橫一豎承載文明印記,一撇一捺飽含骨肉情深”。3月22日上午,武昌區戶部巷社區親子書法課堂在社區三樓“四點半”課堂教室溫情啟幕。本次活動面向社區6周歲及以上兒童青少年家庭開放,通過“誦讀、品悟、書寫、共創”四重文化體驗,讓傳統家文化在筆墨交融間煥發時代溫度。

書法課堂。 通訊員供圖
“我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八個!”活動在《百家姓》誦讀中拉開序幕,社會工作者帶領親子家庭追尋姓氏源流,透過千年前的文字觸摸血脈傳承的溫度。在“經典家書品讀”環節,精選《梁啟超家書》節選,讓方寸信箋上的殷殷囑托喚醒當代家庭的情感共鳴。最受期待的“墨韻傳家”環節中,社區特邀的書法教師劉老師現場示范“家”字書寫技法,指導親子家庭共同完成飽含深意的書法作品,讓宣紙上的墨痕成為親情的見證。

共辦黑板報。 通訊員供圖
活動特別設置的“家文化黑板報共創”環節,讓參與者用筆墨為社區留下獨特印記。二年級的洛洛用她稚嫩的小手一筆一劃地寫下:“家”不僅指居住的場所,而且指家庭、家人。原先素凈的黑板漸漸鮮活——左側介紹著“家”字的來源,右側錯落粘貼著親子書法作品:8歲孩童的描紅稚拙如春芽破土,花甲老人的字體渾厚似古樹虬枝。更有路過的居民臨時加入,在空隙處裝點上鮮花與云朵。現場不少家長感慨,當孩子踮著腳尖在黑板上勾畫時,稚嫩的筆跡里透著認真。“以前總覺得傳統文化離生活很遠,今天和孩子一起把“家”刻進社區文化墻,突然有了實實在在的參與感。”家長付先生看著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貼上“家”字說道。活動尾聲,所有家庭攜手繪制“家文化”主題黑板報,用創意涂鴉構筑社區文化景觀。
如今,這幅凝聚著親子溫情的黑板報已成為戶部巷社區的文化新景。粉彩描繪的屋檐下,既有稚童五顏六色的涂鴉,也不乏長者蒼勁的警句家訓。活動雖已落幕,但那些定格在黑板報上的一幅幅“家”字書法作品,仍在無聲訴說著屬于每個家庭的溫暖故事。戶部巷社區工作人員表示,此類融合文化傳承與社區共建的活動將持續開展,讓居民成為社區文化的“執筆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