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肖瑞、謝蓉)3月22日,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內,蒼松翠柏環繞,氣氛莊嚴肅穆。來自武漢經開區湘口街道漢江村與東荊街道鄖陽村的50余名黨員整齊列隊,面向黨旗,緊握右拳,重溫入黨誓詞。這是兩村黨支部聯合開展“追尋紅色足跡”主題教育活動的一幕,也是基層黨建聯動機制創新探索的生動實踐。
黨建聯建,共筑紀律防線
據悉,在前往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前,黨員們先在鄖陽村黨員活動室開展聯合主題黨日學習。此次學習,創新采用“案例剖析+互動研討”形式,緊扣村級事務中接待規范、經費管理等“小微權力”運行關鍵,展開了熱烈交流。
現場,漢江村原黨支部書記吳安國現場分享了“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實踐經驗,鄖陽村紀檢委員肖虎則通過近年查處的典型案例,為參會人員敲響廉潔警鐘。

黨員們在鄖陽村黨員活動室開展聯合主題黨日學習。通訊員供圖
“這樣的聯學打破了村域界限,讓我們在交流中找到了規范村級事務的共同密碼。”黨員李仁軍表示,活動不僅促進了兩村黨建資源共享,更以紀律教育為紐帶,為鄉村振興筑牢了作風保障。
紅色洗禮,賡續初心使命
在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兩村黨員圍坐在當年毛澤東同志授課的條凳前,共同研讀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當年800名學員就是在這里接受革命理論武裝,他們中很多人后來成為秋收起義的骨干。”隨著講解員的深情講述,漢江村63歲老黨員涂德利道:“這些長凳見證過真理的傳播,今天坐在這里學習紀律條例,更能體會‘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深刻內涵。”

黨員們在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內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通訊員供圖
青年黨員王敏在參觀中共五大歷史陳列時駐足良久,展柜中陳潭秋烈士的絕筆家書讓她感慨:“‘寧死而不求虛偽、卑污、罪惡的自由。’這字字千鈞的誓言,正是我們每一名黨員需要傳承的精神火炬。”
聚力振興,續寫奮進篇章
此次紅色教育創新采用“理論聯學+實地研學”模式,通過場景化、沉浸式教學,不僅讓黨紀教育從紙面走進心間,更吹響了鄉村振興的集結號。兩村黨支部借此契機簽訂了《黨建共建協議》,約定在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領域建立長效合作機制。

黨員們在現場參觀學習。通訊員供圖
“紅色資源既要守護好,更要活用起來。”漢江村黨支部書記介紹,兩村將聯合開發“紅色研學+農事體驗”文旅線路,把紀律教育基地與現代農業產業園串珠成鏈。鄖陽村黨支部書記則表示,將借鑒漢江村“黨員責任田”管理經驗,在村集體項目中推行“陽光議事”制度。
春潮涌動處,奮進正當時。兩村黨支部負責人紛紛表示將以此次黨組織結對為起點,持續拓展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新途徑,緊緊圍繞“組織共建、產業共興、治理共抓”中心目標,不斷團結帶領廣大移民黨員和群眾,共同奏響鄉村振興的最強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