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胡穎波)4月2日,京山市羅店鎮馬嶺村千畝花海迎來盛放期。漫山遍野的櫻花如云似雪,茶梅、紅梅、紫薇等10余個品種的花卉次第綻放,織就一幅“四時花不斷,山野皆錦繡”的生態畫卷。
這片令人沉醉的花海,十年前曾是雜草叢生的千畝荒坡?
村民馬漢喜回憶:“那時候種啥虧啥,連租金都收不上來。”轉機始于2016年,村黨支部書記張立以“零租金”模式引進湖北景美天成公司,簽下“荒坡變花海”的二十年之約。馬嶺村將1000畝荒坡地0元租給公司20年,實現當年見綠,至少種植400畝木本花海,用工優先使用本村勞動力,租期滿后必須留下樹干直徑不低于10厘米、間距不大于3米的景觀林。
如今,這片土地已栽植紅葉李、紫薇、黃金槐等千余種苗木,通過科學布局形成“春賞櫻梅、夏觀紫薇、秋覽紅楓、冬品茶梅”的全季景觀。漫步環山步道,武漢游客王女士驚嘆:“微風吹來,花瓣如雪紛飛,連空氣中都浸著蜜香!”
據了解,2024年僅千畝花海便吸引游客超1萬人次,較五年前增長十倍。二十年承包期滿后,留下的木本花海估值超6000萬元,帶動村集體年收入近200萬元。
村民崔鄂平感慨:“以前種地靠天吃飯,現在澆花剪枝就能拿工資,日子比花還紅火!”
馬嶺村的“花海經濟”不止于賞花。依托千畝花海,村里引入康養谷(武漢)產業有限公司,發展鄉村康養旅游,并聯合京山馬嘉領農業科貿有限公司打造生態餐廳、養生民宿等配套項目,形成“游花海、住民宿、品鄉宴”的產業鏈。
“這里的花海不只有顏值,更有‘內涵’。”孝感市游客李杰贊嘆道。花海蝶變的背后,是馬嶺村“九馬回槽”的傳奇。2011年,以張立為首的9名鄉賢返鄉創業,成立農業公司,以土地入股、產業分紅模式盤活資源,帶領村民共建“幸福馬嶺”。十年間,村民人均年收入從5500元躍升至3.8萬元,昔日的“空心村”蛻變為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
據了解,馬嶺村計劃與武昌首義學院等高校合作,將藝術設計融入田間,打造“九曲花廊”“彩虹迷宮”等網紅打卡點,通過彩色油菜田繪制巨型稻田畫,吸引攝影、寫生等藝術群體。開發“花田音樂會”“漢服巡游”等主題活動,結合非遺文化展示白花菜制作、京山皮影戲表演,發展鄉村特色主題旅游。
站在山頂遠眺,馬嶺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張立信心滿懷:“我們計劃擴建文化廣場、醫療康養中心,打造電商直播基地,宣傳推介馬嶺,讓我們的土地上開出‘致富花’‘幸福花’。”如今的馬嶺,正以花為媒,將生態“高顏值”轉化為經濟“高價值”,為鄉村振興寫下鮮活注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