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李林、謝蓉)4月2日,武漢經開區湘口街道綠蔭路社區黨委聯合街道綜合執法中心黨支部、環衛服務中心黨支部、網格中心黨支部及紅色物業黨支部,組織60余名黨員走進石門峰紀念園,通過“實境課堂+儀式教育”的創新形式,讓清明節祭掃活動成為一堂生動的初心教育課。

大家在湖北軍民抗戰博物館內參觀學習。通訊員供圖
踏入湖北軍民抗戰博物館,動態沙盤與200余件實物展品交織出厚重的歷史長卷。泛黃的家書字跡斑駁,破損的軍刀殘留彈痕,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訴說著當年的烽火歲月,青年黨員郭雅婷駐足在一件飛行員皮夾克前:“這些帶著體溫的物件,比教科書更直觀呈現武漢會戰的悲壯。”
在百家姓感恩廣場,黨員們沿著青石步道,觸摸姓氏浮雕,在“趙錢孫李”的紋路中感知了“家國同構”的文化密碼,體悟了血脈傳承的力量與民族凝聚力的深厚。

黨員們在石門峰紀念園開展祭掃活動。通訊員供圖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此時的武漢抗戰紀念園內,鏗鏘誓言穿透層層松濤。烈士名錄墻前,來自5個支部的黨員代表一一敬獻花籃。社區78歲的老黨員胡新才道:“每次重溫誓詞,都能感受到初心的重量。”
為了更好地傳承抗日英烈精神,活動特別設置了“空中英雄”陳懷民事跡講述環節。當聽到1938年武漢空戰中,22歲飛行員陳懷民放棄跳傘、駕駛重傷戰機撞向敵機的壯舉時,來自紅色物業的黨員段芳道:“陳懷民用生命詮釋了‘誓與山河共存亡’的誓言,這份勇敢的血性擔當,激勵著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發光發熱。”
隨后,黨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將黃菊輕輕放烈士墓前,陽光穿透云層,照亮了名錄墻上“陳懷民”三個鎏金大字,也映照著新時代黨員胸前的黨徽。
此次祭掃活動以“紅色教育+愛國主義精神培育”為主線,不僅厚植了廣大黨員干部的家國情懷,更營造了尊崇英烈的良好社會氛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