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前夕
70歲的李賢付帶著孫女
爬上屋后的山坡
來到一座墓碑前
清理雜草、獻上鮮花,深深鞠躬
這是發生在
湖北咸豐縣唐崖鎮兩河口村
大山深處的感人一幕
墓碑下埋葬的
是紅軍烈士馮義發
從1934年開始
守護這座烈士墓
已成為李家五代人的信仰與傳承

4月3日,李賢付和孫女為紅軍墓獻花,祭奠烈士。(杜迪納 攝)
1934年
紅軍鄂川邊區獨立團政委馮義發
在利川毛壩鎮突圍時身負重傷
部隊將他轉至李賢付的爺爺李吉元家中救治
不幸的是
馮義發終因傷勢過重犧牲
部隊離開時
留給了李吉元一個馬鞍
一個褡褳和八塊大洋
鄭重囑托李吉元一家
請幫忙照看好烈士墓
時序周轉,冬去春來
曾經那份沉甸甸的承諾
在一代代李家人的血脈中
生根發芽
?

?
革命烈士馮義發之墓。新華社記者 張陽 攝
李賢付很小的時候
父親就一次次告訴他
“咱家答應了紅軍
就要講誠信”
那時候的李賢付不太明白
父親這番話的重量
只是一次次地跟在父親身后
上山、祭掃、鞠躬
爺爺和父親去世后
看守烈士墓的重任
便落在了李賢付的母親吳銀弟身上
每年清明和除夕
母親都會帶著李賢付來掃墓
前些年吳銀弟年紀大了
腿腳不便
李賢付就背著她來到墓前
母親站在那里一言不發
許久不愿離去
那是她最后一次為烈士掃墓
2019年,吳銀弟去世
臨終前她對李賢付說
“紅軍墓我就交給你了
一定要照顧好啊”

4月3日,李賢付的老伴和孫女跟他一起掃墓。(李維君 攝)
李賢付沒有忘記母親的囑咐
逢年過節
他都會來到墓前祭掃
“如果我不管
對不起死去的母親
更對不起犧牲的紅軍烈士”
李賢付經常對孩子們說
今天的好生活
是紅軍拿命換來的
我們照看好紅軍墓
是盡自己的本分
“人不能忘本啊
如果我不行了
下一輩繼續”
去年春節
李賢付去蘇州兒女家過年
他的侄子主動提出來掃墓
小孫女更是堅定地說
“即使爺爺不在了
爸爸不在了
還有我”

清明前夕,鐘塘小學組織學生為烈士獻花,緬懷烈士。(李維君 攝)
如今
當地政府已將烈士墓列為紅色教育基地
每年清明
很多孩子都會來此祭掃
村民們還自發修建了“紅軍橋”
他們希望更多的人來這里看看

紅軍墓所在的村子。(李維君 攝)
“南征北戰功不朽,春去秋來名永留”
雖歷經風雨吹打
烈士墓碑上的字跡仍然清晰
周圍的楠木、香樟已亭亭如蓋
為英魂撐起一片蔭涼
亦如先輩們當年
用一腔熱血和生命
為我們撐起一片藍天
來源:新華社微信
策劃:宋君毅、李瑜
記者:張陽、卿珊
參與采寫:李維君、杜迪納、廉奇達、李昂、周杉
致敬先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