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郭典)近日,在荊門市東寶區子陵鋪鎮南橋村的現代化土雞養殖基地里,自動化投喂設備精準運轉,工人們正忙著分揀新鮮雞蛋。誰能想到,這個充滿生機的養殖基地,竟是破解子陵鋪鎮多個村莊發展難題的關鍵所在。
“以前想建設千畝的土雞養殖基地,卻被本村土地流轉難題卡了脖子?!毙聫R村黨支部書記張開同望著基地感慨著。彼時,新廟村的土雞養殖產業憑借良好口碑,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然而有限的土地資源,嚴重制約了產業的進一步擴張。無獨有偶,幸福村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土雞養殖的勢頭強,產品品質好,訂單多,土雞養殖規模卻已經接近本村承載極限。如今,這個困擾村集體多年的發展命題,在“飛地抱團”模式中找到了破題鑰匙。
轉機出現在一次鄉村振興的交流研討會上,鎮農業部門在調研中發現,南橋村有閑置的土地資源,且本村頗具實力的養殖企業湖北胡家嘴生態有限公司正謀劃擴大產能。在鎮政府的牽線下,三個村一拍即合,共同投資55萬元,成立了荊門南之福養殖業專業合作社。
項目建設中,三個村發揮出各自優勢,形成了緊密高效的合作模式。幸福村和新廟村憑借豐富的養殖經驗,為基地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指導;南橋村則利用土地資源,為養殖基地打造了一流的硬件設施。同時,南橋村本土企業胡家嘴憑借成熟的市場渠道和專業的技術,為基地發展注入強大助力。
養殖基地內共建有4棟標準化雞舍,總面積達2000平方米,智能化養殖設備一應俱全。從規劃設計到設備采購,都融入了先進的理念與技術,不僅大幅提升了養殖效率,更保障了土雞和土雞蛋的卓越品質。
“這種‘飛地經濟’就像給土雞產業插上了翅膀?!蹦蠘虼妩h總支書記兼南之福合作社法人劉啟紅介紹。通過“飛地經濟”整合資源、“村企合作”嫁接技術、“利益聯結”共享成果,小農戶也能對接大市場。自養殖基地運營以來,存欄量可達2萬羽,年產優質土雞2萬只。入股村集體每年可獲分紅收益,2024年,三個村共獲得分紅6.4萬元,實現了村集體收入的顯著增長。更令人振奮的是,該基地還輻射帶動周邊2個村的農戶發展訂單養殖,打造出一條生機勃勃的林下經濟走廊。這條跨村聯建的產業鏈,正悄然編織著村集體增收的新圖景。
“飛地抱團不是簡單的資源置換,而是通過要素重組釋放乘數效應?!弊恿赇佹偡止苻r業副鎮長李淋表示,該鎮將持續深化“飛地抱團”模式,年內推動紅薯、藍莓等多個特色產業組建聯合經濟體,讓更多“沉睡資源”轉化為發展活水。隨著土雞產業的發展壯大,承載著鄉村振興夢想的“飛地經濟”,正在子陵鋪鎮轄區展翅翱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