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瑞靜)4月10日,筆者從沙洋縣馬良鎮獲悉。近年來,馬良鎮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多措并舉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通過組織領航、資源盤活、產業賦能等舉措,持續推動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繪就出一幅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新畫卷。
組織領航,筑牢經濟增長“底盤”
馬良鎮始終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紅色引擎”,建立“黨委書記牽頭抓、班子成員協調抓、支部書記具體抓”的責任機制 ,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定期召開集體經濟專題會議,逐村分析研判,優化完善發展規劃和思路舉措,精準制定“一村一策”發展計劃,力爭全鎮各村集體經濟收入穩定在10萬元以上;組織開展“頭雁領航”能力提升培訓、外出觀摩學習、拉練比拼等活動9次,激勵村黨組織書記在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組織領航。通訊員 供圖
三資盤活,開啟集體增收“金鑰匙”
堅持在整合、盤活閑置資源、資產上下功夫,加大對閑置資產、土地、房屋等集體資產的優化整合力度,盤活全鎮閑散地2750余畝,讓“沉睡資產”重新“活”起來,為村集體帶來持續收益。襄河村通過清收霸占資產,增加集體收入76萬元;王港村清理處置機動地2000畝,增加集體收入20萬元,提升村580畝水面發包價格,從100元/畝/年提升至510元/畝/年,增加集體收入23.7萬元。通過股份合作增加集體收入。2024年耀星村、馬臺村兩個貧困村通過光伏投資分紅15.9萬元,通過組織部、鄉村振興局項目購買農機設備分紅6.9萬元;張集村、花立村、沿江村等9個村通過農業局超級產糧大縣項目以種子、肥料入股分紅38萬元。

盤活閑散地。通訊員 供圖
產業賦能,提振集體資源“增收密碼”
圍繞本鎮“四個一”產業發展思路,發揮特色種植、養殖產業優勢,按照“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突出集體流轉和連片發展種植業、集體供地和群眾散養發展肉牛養殖,實現集體經濟、群眾雙增收。發展特色種植產業,耀星村集體流轉土地126畝種植小麥黃豆,實現增收11萬元,花立村集體流轉土地80畝種植黃豆、甜玉米實現增收10萬元,鄧集村集體流轉村民零碎土地235畝種植小麥黃豆,實現增收12萬元;發展“牛”產業,2025年湖北省華西牛育繁推一體化建設項目正式動工,馬良鎮肉牛養殖業發展更進一步,帶動轄區內32家規模養殖戶,養殖肉牛2400多頭,產值達5000萬元,帶動王港村、馬臺村等4個村種植青貯飼料3000畝;發展立體種養特色產業,馬良鎮自2016年發展金蟬養殖產業,至今全鎮養殖面積超過1200畝,馬臺村村集體流轉土地26.5畝,發展“蘆筍+金蟬”種植模式,目前蘆筍種植每天可產生1000元收益,童沙村村集體打造400平米金蟬孵化車間,采取“村集體合作社+市場主體+農戶”形式,集孵化金蟬苗、出售金蟬苗、收購農戶金蟬于一體,帶動周邊金蟬養殖產業發展。

特色種植。通訊員 供圖
下一步,馬良鎮將聚焦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堵點、難點、重點,多措并舉提升村集體經濟“造血”能力,不斷拓寬發展思路、盤活閑置資產、強化人才支撐,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提檔加速,讓村集體經濟‘家底’更厚實、‘家業’更殷實、‘腰包’更鼓實,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