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史金輝、鄭可)“近幾年,在全體黨員、村民的共同努力和互幫互助下,我們村的晚熟葡萄銷售得不錯。最近我們還聯系了農技中心工作人員,準備對新品種進行試種指導,進一步打開銷路,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4月9日,走進京山市永興街道楊河村葡萄產業園,村黨支部書記鄭永松正組織農戶對葡萄架進行澆水整枝。
據悉,楊河村轄區面積13.1平方公里,共有3個村民小組65戶248人,其中黨員23人,脫貧戶39戶139人。作為永興街道唯一的脫貧村,楊河村堅持黨建引領,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積極創新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村、實業富民的共富之路。
守好“三資”管理“錢袋子”。楊河村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在荊門市科學技術協會駐村工作隊幫助下,以“三資”清理為契機,采取“支部牽頭、黨員包戶、群眾參與”工作模式,全面開展“三資”清產核資工作。
該村對村集體資源資產進行全方位排查,發現歷史遺留的2份合同存在發包山林面積不符、發包價格過低等問題,經村黨支部協商、村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共商,決定依法廢除并以市場價重新發包山林500余畝,實現村集體經濟凈收入6.2萬元。
打開項目資金爭取“新路子”。楊河村積極向上爭取集體經濟發展幫扶項目資金50萬元,經村黨員代表推薦、專班實地考察,將項目資金入股京山市農豐種植專業合作社,形成“村集體+合作社”發展模式,通過村社聯動,大力發展30畝鰱鳙養殖與50畝果凍橙種植產業,實現村集體年均分紅4萬元。

發電站。通訊員供圖
為筑牢防返貧底線,該村利用閑置荒坡建設50千瓦光伏發電站2座,發電量可達12萬千瓦時,每年可為村集體創收10萬元,將光伏發電收益作為脫貧群眾公益性崗位資金及公益性事業建設支出,進一步穩定村民收入。

葡萄產業。通訊員供圖
發展特色產業,培育“強動能”。楊河村充分考慮當地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效積溫多的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葡萄特色產業。經村黨員、代表推薦,結合本地實際特點,以葡萄產業為核心,吸引在外成功人士鄒崇斌回鄉創辦京山四貴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村集體+合作社+農戶+儲藏冷庫”的運營模式,建成50余畝葡萄產業園,種植魏可、浪漫紅顏等品種葡萄。
該產業園采取“早+晚”“一年雙收”種植模式,大幅提升土地利用率和經濟效益,實現集體經濟年凈收入4.5萬元。利用雁陣效應,示范帶動農戶發展特色產業,目前村內種植葡萄25戶、種植苗木30戶、特色養殖3戶,實現人人有掙錢門路、家家有致富產業,群眾戶均增收達1萬元。
“楊河村將持續強化黨建引領,全面推進葡萄特色產業發展,進一步帶動村集體經濟壯大和促進群眾增收,用‘黨建紅’蹚出村富民興的‘致富路’。”楊河村黨支部書記鄭永松說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