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何婧 通訊員 王越 李柯)4月16日下午,武漢市城市管理執法委員會召開“共情執法”模式推廣工作推進暨培訓會。

會議現場。通訊員供圖
會上,來自各區的代表依次匯報了“共情執法”工作的推進進展。截至目前,江岸區、江漢區、洪山區和新洲區已率先成立“共情執法”工作室,探索將人性化理念融入執法實踐。部分區在重點街區、專項整治中先行先試,推動共情理念在實際工作中落地,但整體建設力度仍有待加強。
會上,“城管小莉”現身說法,如何用“共情”化解執法難題。她圍繞“共情執法”模式,從理念起源、實踐必要性到具體實施路徑,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面對一線執法中常常出現的溝通不暢和管理沖突的難題,探索出了一套以情感共鳴為核心的執法模式:通過“傾聽需求—政策解釋—協助整改”的流程,以及社區座談會、商戶微信群等溝通平臺,推動執法人員從“被動整治”轉向“主動服務”。
會議明確提出,今年內全市各區需完成至少1個標準化“共情執法”工作室建設,選派專職人員入駐,建立完善制度并上墻公示。與此同時,要推動執法服務活動常態化,年底前總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做法,形成具有示范意義的案例,助推“共情執法”制度化、長效化。
會議還再次強調了一線執法隊員的行為規范,提出要嚴格執行著裝、執法全程記錄、文明用語等要求。針對流動攤販、困難商戶等群體,要更多采取引導、協助、建議等柔性手段,堅決杜絕簡單粗暴執法行為。
據悉,經開區“共情執法”模式已在協調殘障攤販規范經營、商戶錯峰擺攤等民生問題中取得實效。從“管理”到“服務”,一字之變,折射出治理理念的升級。武漢城管以“共情”破題,不僅消解了執法者與群眾的"心理距離",更探索出一條"有力度更有溫度"的現代化治理路徑,真正架起了一座連通執法與民生的橋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