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趙尚珠 侯本瑞)4月24日上午,武昌區楊園街道粵漢里社區 “光影筑夢 定格美好” 攝影小組開展采風活動,10名攝影愛好者們穿梭于社區的老街舊巷,用鏡頭捕捉時光雕琢的建筑肌理與生活圖景,在今昔中直觀感受身邊的發展變化。

攝影活動現場。 通訊員供圖
活動伊始,攝影小組一行步行至楊園村,在一排青瓦白墻的老居民樓中,“楊園縫紉店”這棟老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這里曾是鐵路職工家屬樓的一部分,承載著無數家庭的溫暖記憶。過去,鐵路職工們的工裝修補、孩童們的新衣縫制,都在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完成。
攝影老師現場拆解構圖要點,耐心指導大家如何根據不同場景調整手機模式。學員們圍成一圈,專注聆聽,不時舉起手機嘗試拍攝,隨后相互分享拍攝成果。退休鐵路職工劉師傅看著眼前熟悉的老建筑,感慨萬千:“以前我老伴總來這兒改衣服,真沒想到如今它成了攝影的好素材。”
隨后,大家來到粵漢里社區三八片區的“鐵路青年門市部”舊址。褪色的玻璃窗后,仿佛還能看到舊時擺放的海鷗牌洗衣粉、白玉牙膏。居民李阿姨熱情地向攝影愛好者們介紹:“這棟房子是80年代鐵路職工宿舍改建的,當年孩子們都盼著來這兒買泡泡糖。”
攝影小組組長表示:“攝影的意義不僅是捕捉光影,更是讓凝固的歷史重新綻放光彩。這場行走在老社區的攝影課,不僅教會居民用專業技巧定格畫面,更在每個人心中種下了發現美、守護美的種子。”
為了更好地留存這些珍貴的記憶,攝影小組計劃將本次采風作品精心制作成《粵漢里記憶圖鑒》電子相冊。這份電子相冊將不僅僅是一組照片的集合,更是粵漢里社區歷史文化的生動載體。同時,還將邀請老居民為照片撰寫“記憶注腳”,讓每一張照片都擁有屬于自己的故事,讓那些被歲月塵封的往事重新煥發生機。
社區書記周會榮表示,下一步將開展 “老建筑守護計劃”,組織攝影愛好者定期記錄老建筑的變遷,用影像力量喚起更多人參與社區文化保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