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鄧玉華 通訊員周麗娜)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防汛搶險工作決策部署,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4月28日15時,隨著現場總指揮一聲令下,2025年武漢市“應急使命”防汛搶險救援綜合演練在湯遜湖漁港路灘頭區域正式拉開序幕。


演練在1個主會場、6個分會場同步啟動,設置電力通信搶通、水域搜救、堤壩險情處置、緊急排澇、沉車打撈等9大類15個科目,武漢市應急管理局共組織國家華中區域應急救援中心機動支隊、中國安能武漢救援基地、武漢長江航道救助打撈局、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武漢警備區戰備建設處等35支隊伍1100余人開展實戰演練,救援直升機、工業級無人機、動力舟橋、水陸兩棲救援車等181臺(套)大型裝備集中亮相,線上直播點擊量達50萬人次。
演練預設背景為武漢市連續遭遇強降雨,湯遜湖漁港路灘頭區域險情突出,出現部分道路損毀、電網中斷、管涌漫溢、群眾被困等險情。武漢市應急管理局“智慧應急平臺”根據預警、險情、災情等情況,建議按照《武漢市城市防洪應急總體預案》要求啟動防汛Ⅱ級響應,并生成搶險救援處置方案,武漢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立即啟動防汛Ⅱ級響應。


在水域搜救環節,中國安能救援基地調用動力舟橋趕赴湖心島搜救被困群眾,國家華中區域應急救援中心機動隊伍派出橡皮艇協同配合,成功轉移受困群眾。國家華中區域應急救援中心機動支隊采取“O”型救援方式及活餌救援方式,常備佳應急救援隊、武漢賽孚應急救援隊、武漢寶捷應急救援隊運用水上飛翼,中船應急救援隊駕駛水陸兩棲救援車,爭分奪秒營救落水人員。在動力舟橋二次轉移群眾過程中,1名群眾突發疾病昏迷,醫療救援組、救援直升機展開救援,開創性地模擬了“水面移動平臺航空醫療轉運”這一極端場景,檢驗了“舟橋——空中”無縫對接的立體救援能力。

在堤壩險情處置環節,國家華中區域應急救援中心機動隊伍會同城建集團市級快速搶險大隊中隊采取導滲反濾、降低滲壓的方式,緊急處置管涌險情;會同城投集團市級快速搶險中隊搶筑子堤,成功處置漫堤險情;會同城發集團市級快速搶險中隊,采取“臨水截滲、背水導滲”措施,妥善處置滲水險情;車輛落水、線網運營線路涌水涌砂、隧道倒灌進水、危化罐體雷擊著火、樓房坍塌等突發險情,在武漢警備區戰備建設處、中國安能武漢救援基地、武漢危化應急救援隊、武漢地鐵集團救援隊、中建三局集團應急救援隊、漢陽市政集團應急救援隊、武漢長江隧道建設公司救援隊等多支隊伍的共同努力下逐一解除。

此次演練聚焦“多災種耦合、多災點并發、多任務實施”,突出“數字賦能、極限備戰、全域聯動”三大導向,智慧應急平臺、三維激光掃描儀、無人偵測船、機械犬等高精尖裝備全面投用,成功檢驗了“智慧應急”體系下的“監測-預警-處置-救援-重建”全鏈條能力。
以科技鑄盾,憑實戰礪兵,武漢市正以數字化轉型賦能防汛應急搶險體系,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屏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