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華 王竹)“我們以為老爺子過不了這個坎了,沒想到不但找到了問題,還及時通過‘高科技’手術,不開刀、從嘴里進去也能取膽結石!”近日,荊門市人民醫院消化內一科為患者王爹爹(化名)進行的經十二指腸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無創”取石手術,便是家屬口中的“高科技”。
84歲王爹爹,不思茶飯、乏力已經一周了,不但未見好傳,又出現發熱的情況,精神狀態更是每況愈下……經過荊門市人民醫院手術治療后,經持續的抗感染、護肝降酶等對癥治療數日,身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
棘手!八旬高齡老人遇膽結石“危機”
白細胞14.62×109/L(正常值3.5-9.5×109/L)、中性粒細胞比92.3%(正常值75%以下)……血常規提示嚴重感染;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總膽紅素等生化指標提示肝功能嚴重異常;γ-谷氨酰轉移酶1468umol/L(正常值10-60umol/L)、堿性磷酸酶1610umol/L(正常值45-125umol/L)甚至超過正常值一二十倍; CT及MRCP影像檢查結果更是讓人眉頭緊鎖——膽總管下段結石、梗阻伴急性膽管炎。
考慮到王爹爹入院時,因一周多時間的拖延,其全身性感染嚴重(大腸埃希菌進入血液引起敗血癥),當務之急是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除膽道梗阻,盡最大可能避免隨時可能快速惡化的病情,繼而出現感染性休克、多臟器衰竭甚至死亡的后果,為后續抗感染治療爭取時間。
然而,面對王爹爹84歲高齡,恐無法承受傳統外科手術的創傷,藥物保守治療效果又有限,怎么辦?這可急壞了王爹爹的家屬。
如何解除膽總管結石的梗阻?
“常規手段無非外科手術、藥物保守治療和內鏡ERCP三種方案。王爹爹基礎疾病多、心肺機能差,能不能恢復且不說,麻醉風險巨大,身體狀況和目前的感染情況顯然不適合外科手術,內鏡下引流、取石方式成為唯一選項。”荊門市人民醫院消化內一科、肝膽胰外科、感染性疾病科、麻醉科等多學科會診后認為,最佳的治療手段就是采用“經十二指腸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內鏡乳頭括約肌切開取石術(EST)”取出結石、解決梗阻。
妙招!內鏡助力口中取石“化險為夷”
“膽總管結石對于普通人而言或許只是小毛病,但對于高齡老人而言,一旦患膽總管結石、梗阻,極易出現急性膽管炎,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荊門市人民醫院消化內一科副主任張林介紹,常見的腹腔鏡微創手術雖然僅在腹部留下小傷口,但需要進行膽總管切開取石、留置T管。
而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是目前“無創”治療膽胰疾病的一線手段,特別適合高齡、基礎疾病多及因身體虛弱不能耐受外科手術人群。 憑借專業、嫻熟的內鏡操控水平,張林拿起他熟悉的“武器”——十二指腸鏡,從人體自然腔道(口腔)進入并抵達十二指腸降部,再經膽管、胰管的共同開口——十二指腸乳頭,反向進入膽總管并造影觀察(故稱為“逆行胰膽管造影”)。精準定位膽總管下段直徑12mm結石、切開乳頭括約肌、柱狀球囊逐級擴張、置入取石網籃,成功將結石拖至十二指腸(結石將隨糞便排出體外),反復清理膽道后再次造影確認結石完全清除并留置鼻膽引流管,整套操作如行動流水、一氣呵成。
術中、術后王爹爹生命體征平穩,家屬和醫護人員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膽汁引流通暢、細菌培養精準用藥……王爹爹的感染兩三天便很快得到控制,精神狀態也好了很多,不僅能正常進食,炎癥及肝功能等各項指標向好,術后5天康復出院。
“高齡并非手術絕對禁忌,ERCP技術不僅能完成膽胰疾病的精準診斷,還能同時實施相應的介入治療,可謂‘一舉多得’。”張林表示,與其他手術方式相比,內鏡逆行膽管造影取石具有“無創”“無痛”、康復更快、費用更低等優點,對于那些高齡、體弱而對外科手術耐受性差,或曾經做過膽囊切除術的膽總管結石或復發性膽總管結石的患者更為適合。
膽管結石常被視為威脅老年患者生命的“定時炸彈”。即便是內鏡治療逐漸普及的今天,高齡老人膽總管結石合并急性重癥膽管炎的病死率依然高達20%左右。如何保證高齡膽總管結石患者早期診斷、有效手術、減少并發癥、維護器官功能……荊門市人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配備先進設備,以內鏡治療為專業特色,多學科團隊協同參與,積累了近20萬例次的消化內鏡診治經驗。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