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林潔)5月8日清晨,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接力”在武漢經開區鄧南街道撈子湖村上演。面對87歲阿爾茨海默癥獨居老人凌晨走失的突發狀況,該村依托“微網格化”治理體系,僅用十分鐘便完成從預警到平安尋回的全流程,交出一份基層應急處置的“高分答卷”。
當天上午9時30分,暴雨如注。撈子湖村網格員接到村民緊急求助: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獨居老人張婆婆凌晨4時離家未歸。接到報警后,撈子湖村迅速啟動“網格聯動機制”——村“兩委”干部、派出所民警、家屬三方同步響應。民警調取村灣出入口監控追蹤軌跡,家屬核查家中監控鎖定走失時段,網格員則在“微網格員聯絡群”發布尋人啟事,各網格員秒級響應,一張覆蓋全村的“電子搜索網”即刻鋪開。

微網格員強扶老人回家。通訊員供圖
“9棟3樓樓梯間發現老人!”9時40分,退役軍人、微網格員李緒望的通報讓所有人懸著的心落了地。原來,在完成負責片區排查后,李緒望主動擴大搜索范圍,最終在相鄰樓棟的消防通道內找到蜷縮的老人。此時,距離求助電話撥出僅過去十分鐘。
“要不是你們,這大雨天后果不敢想!”家屬通過電話哽咽致謝時,工作人員已為老人更換濕衣、端上熱粥。這場“閃電救援”背后,是撈子湖村“微網格化”治理的硬核支撐。據悉,全村被劃分為15個微網格,每個微網格配備N名黨員、退役軍人、志愿者組成的微網格員隊伍,形成“10分鐘應急響應圈”。
“此次事件驗證了‘微網格化’在應對突發事件中的獨特優勢。”鄧南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構建“村委+派出所+家屬”三級響應體系,整合視頻監控、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基層治理實現了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預防”的轉變。下一步,鄧南街道將繼續秉持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完善應急處置與幫扶機制,進一步加強“微網格”隊伍建設,提高其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以“繡花功夫”織就民生保障網,努力打造更有溫度、更具安全感的幸福鄧南。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