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李燕 通訊員 李如欣 郭秋霞)5月14日,武昌區紫陽街道復興路社區聯合九州上醫館開展“粽情端午?健康相伴”主題活動,通過中醫養生講堂、八段錦教學、專家義診及香囊手作等形式,讓居民在傳統節俗中體驗健康生活方式,實現養生智慧與文化記憶的雙向傳承。

眼部穴位按摩。 通訊員供圖
活動以一堂別開生面的養生課拉開序幕。“端午到,濕氣鬧,健脾養胃是首要!”九州上醫館陳醫師援引《黃帝內經》理論,結合武漢氣候特點,針對高血壓、關節炎等老年常見病,現場傳授“三豆飲”食療方與艾灸祛濕法。“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在八段錦教學環節,居民跟隨口令舒展身形,陳醫師同步講解“形氣神合一”的養生哲學,強調端午時節搭配艾草香囊可收“驅濕避疫”之效。

義診“望聞問切”。 通訊員供圖

給義診醫生點贊。 通訊員供圖
義診區呈現溫情一幕,吳醫師通過望聞問切為居民辨證施護,“脈象弦滑需低鹽飲食”“舌苔偏紅宜飲菊花茶”等個性化建議獲頻頻點贊。新增的眼部護理服務尤為亮眼,眼科專家謝醫師以中醫手法為老人按摩穴位,70歲的陳阿姨體驗后笑言“眼周清亮不少”。

自制香包展示。 通訊員供圖
最具人氣的當屬香囊手作環節。“艾草驅蚊蟲,佩蘭醒脾暑,藿香化濕濁……”老人們在醫師指導下搭配藥材,68歲的李阿姨將繡梅香囊掛于胸前:“親手做的香囊,既有藥效又含巧思,要送給老姐妹們當端午禮!”

活動合影。 通訊員供圖
此次活動是復興路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的生動縮影。近年來,該社區構建“中醫保健+民俗浸潤+互助養老”特色體系,從常態化“銀發課堂”到適老化改造,從傳統節慶主題活動到居民議事平臺,讓“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融入日常。未來,社區將繼續以中醫智慧為帆、民俗文化為舵,在老齡化浪潮中打造“家門口的健康驛站”,讓傳統節俗在新時代煥發蓬勃生命力,為基層治理注入溫情與活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