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曾憲雯 任謙)5月15日,以“創新引領,孵化未來”為主題的2025全球孵化器大會在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開幕。作為國際頂級科技孵化交流平臺,吸引了來自北美、歐洲、亞洲等國家和地區頂尖孵化機構、前沿科技領軍企業、投資機構和知名專家學者,以全球前瞻視角和實踐案例,深入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創新孵化機制創新,推動孵化器國際化專業化發展,為科技企業加速發展提供動能支撐。

大會現場。通訊員供圖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發布《高質量孵化器是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重要載體》報告,從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局高度,為科技型企業孵化器創新發展、構建開放創新生態提供路徑指引。武漢東湖高新區積極響應戰略部署,以實際行動推動政策落地,在重點項目簽約環節,成功促成8家國內外頂尖孵化機構戰略合作,著力打造“技術轉移-市場拓展-金融支持”三位一體的協同創新格局。在科技金融領域,東湖高新區管委會與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重點圍繞硬科技研發創新、跨境并購重組及科技成果產業化三大方向,構建覆蓋創新全周期的金融服務支撐體系。

重點項目簽約。通訊員供圖

東湖高新區管委會與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訊員供圖
國內外頂級專家齊聚一堂,帶來全球孵化行業的最新風向與專業洞見。中電光谷總裁黃立平提出第四代孵化器建設理念和實踐特征。韻網創始人顏振軍分享孵化器出海經驗。湖北聯投東湖高新集團總經理史文明提出新時期孵化器構建科創生態創新路徑。璞躍中國執行董事徐潔平將視野投向青年創業新勢力,提出搭建集科創資源整合、社交互動交流于一體的孵化平臺。德國科學院院士Ingrid Fleming以中德心肺實驗室為案例,強調跨領域協作、前沿技術、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在精準醫學創新生態中的關鍵支撐作用。俄羅斯斯科爾科沃基金會駐華首席代表Evgeny Kosolapov分享了科爾科沃孵化經驗,為跨境孵化提供參考。澳大利亞Daukes教授倡議搭建中澳共建創新網絡,加速創新技術轉化。

專家演講及高端對話。通訊員供圖
“全球孵化網絡助力企業出海發展”“科技金融和場景賦能高質量孵化”兩大平行論壇成果顯著。在出海發展論壇中,中歐數字協會主席Luigi Gambardella解讀歐盟市場準入機制,為企業出海答疑解惑;中國五環工程、長飛國際等龍頭企業分享“一帶一路”市場開拓實戰經驗,為中小企業提供寶貴經驗;現場氣氛熱烈,15家中小企業與行業龍頭現場達成出海合作協議,為企業邁向國際市場按下“加速鍵”。科技金融論壇上,湖北聯投東湖高新集團聯合達晨財智、深創投等19家頭部機構成立“園區孵化基金聯盟”,計劃重點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半導體、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硬科技領域“科技—產業—金融”生態閉環構建。

“園區孵化基金聯盟”成立。通訊員供圖

中小企業與行業龍頭現場達成出海合作協議。通訊員供圖
大會國際路演成為全球創新力量的“交匯點”,來自中美歐的前沿創新項目同臺競技,搭建起一個高效聯動的全球技術與資本對接平臺。路演現場,人工智能醫療、清潔能源等領域的創新方案,以及生物醫藥、新能源技術等突破性成果競相亮相。這些創新成果,不僅是全球科技創新深度融合的生動縮影,更有力印證了光谷作為國際資源對接樞紐的橋梁作用。此次路演,光谷進一步暢通全球創新要素流動渠道,為構建開放共享的創新生態注入新活力。
38年前,中國首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在武漢東湖邊一座閑置的營房里應運而生,拉開了我國創業孵化的序幕。目前我國孵化機構總數超過1.6萬家,并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布局建設分支機構。歷經38年的深耕,東湖高新區已形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全鏈條服務體系,集聚高新技術企業超6000家,孵化面積突破565萬平方米,多項指標居全國高新區前列。站在新的歷史節點,東湖高新區將以本次大會為契機,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再出發,深化國際孵化合作,以開放姿態鏈接全球創新資源,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策源地,為全球創業者提供從創意孵化到產業化落地的一站式生態服務,助力更多創新成果從光谷走向世界。
大會由湖北省科學技術廳、武漢市科技創新局指導,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