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陳泉 通訊員黃磺、譚瑩)5月15日,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在武漢拉開帷幕。在這場匯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諾貝爾獎得主、圖靈獎獲得者以及全球教育專家的盛會上,武漢市漢陽區二橋中學校長彭葆蓓作為全國基礎教育領域的唯一代表,以《為孩子們點亮更加美好的未來》為題,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基礎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創新實踐。這不僅是一所學校的高光時刻,也是漢陽教育多年深耕數智教育的有力見證,更是武漢乃至中國以數智技術重塑教育生態的縮影。
彭葆蓓在演講中提出的“無邊界學校”理念,成為全場焦點。據悉,通過構建“物理空間、社會空間與數字空間”三維平臺,二橋中學以數字孿生校園技術將長江水質觀測站、生態濕地館等場景“搬”進課堂。學生借助VR設備或通過全息投影與專家實時探討濕地修復方案,實現了“課堂即世界”的沉浸式學習。
更令人矚目的是,該校在學科教學實踐中,數智技術更是將傳統課堂的邊界徹底打破。語文課堂搖身一變成為時光隧道,借助數字AI術,《桃花源記》中的場景逼真復現,學生戴上 VR眼鏡,瞬間“穿越”至武陵桃源,親身感受古人筆下的悠然意境;數學課堂上,面對復雜的幾何難題,AI動態建模大顯身手,將難題拆解為一步步可視化的操作步驟,并依據學生的操作軌跡,智能生成專屬“思維導圖”,助力學生突破思維瓶頸??鐚W科AI課程同樣精彩紛呈,“淡水資源”“低碳生活”等課程中,學生戴上VR、AR眼鏡,與蝴蝶共舞,與江豚對話,在虛擬與現實交織中,空間思維與情景感知能力得到極大提升,為未來發展筑牢核心素養根基。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石。在二橋中學的實踐中,數智技術不僅是教學工具,更是彌合城鄉教育鴻溝的橋梁。該校與600公里外的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實驗中學組成“城鄉教育聯合體”,通過數智技術,山區孩子與城市學生不僅能同上一堂課,一同走進長江生態濕地館,探索科學的奧秘。同時,兩地的教師在云端教室,可跨越距離,共同備課、授課,進一步破解了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難題。讓每一個孩子,無論身處繁華都市還是偏遠鄉村,都能平等地沐浴在優質教育的陽光下。
傳統文化的傳承,是塑造民族精神根基、培育核心素養與健全人格的關鍵所在。彭葆蓓在演講中介紹,在二橋中學,傳統文化不是博物館里的標本,而是流動的數字活態。學校通過數智賦能開辦了“生態文明云講堂”,構建“中華經典”數字庫,數智化生動展現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為孩子們帶來全新閱讀體驗。
此外,該校還將數智技術深入到學生評價體系之中,實現了從單一結果評價向全方位、過程性評價的轉變。通過數據平臺,全面匯聚學生課堂互動、體質健康、社會實踐等多維度數據,為每一位學生繪制精準的“成長畫像”。
據了解,作為全國率先構建“國家平臺深度應用五維機制”的城區,漢陽已建成覆蓋全學段的“數智大腦”教育體系,課堂互動率、資源使用率等核心指標穩居全國前列。隨著與國內外數十所學校建立合作機制,漢陽教育也正為全球教育數字化轉型貢獻極具價值的“中國樣本”。
“漢陽教育”也啟發我們,數字技術不是教育的顛覆者,而是賦能教育回歸“立德樹人”初心的加速器。真正的教育變革,是讓技術成為教師的“智慧助手”,學生的“成長伙伴”,在提升教育質量的同時守護教育溫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