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李燕 通訊員 謝丹 楊萌)5月23日,武昌區紫陽街道起義門社區開展“石榴花開武昌城,共唱團結幸福歌”民族團結進步主題活動。來自紅石榴院校聯盟、同心聯誼會的各族群眾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員共同參與,在歷史脈絡與民俗互動中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活動合影。 通訊員供圖
在湖北省博物館“融在楚天”文物展現場,各族群眾跟隨講解員的腳步,透過戰國時期的青銅編鐘、唐代的胡人陶俑、清代的茶馬古道青磚茶等150件文物,重溫湖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千年歷程。各族群眾爭相表示,要把這次參觀活動的深切感受帶回實際工作崗位中,帶頭講好各民族團結故事,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傳播者實踐者和推動者。

各族群眾學包粽子。 通訊員供圖
與此同時,起義門開展包粽子、制香囊等傳統民俗文化實踐,將展廳中的歷史感悟轉化為鄰里間的溫暖互動。各族居民自發結成“教學對子”,包粽子達人手把手教大家疊粽葉,維吾爾族姑娘將艾草填入繡著石榴花紋的香囊,各民族的智慧在非遺技藝中交匯。大家齊動手,片片粽葉在手中旋轉,一粒粒潔白的糯米瞬間變成一個個棱角分明的粽子。“展廳里的青磚茶文物讓我想到茶馬古道連接南北,今天的粽子包的是民族情,筑的是同心。”維吾爾族群眾古力加馬力感慨地說道。

活動合影。 通訊員供圖
此次活動由武昌區民宗局指導,聯合和田、喀什駐鄂工作組共同推進,通過歷史溯源與現實觀照相結合的方式,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理論層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社區實踐。起義門社區書記魏玉萍表示,今后將結合傳統節日持續開展“小而美”的共融活動,為構建互嵌式社區環境注入更多文化活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