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王禎珍)5月23日,筆者走進荊門市中醫醫院康保樓推拿科診室,劉思為醫生正專注地為一位頸椎病患者治療。他的手掌像精密的探測器,游走在患者僵硬的肩頸部位,精準定位每一處痙攣的肌肉。“您右側斜方肌特別緊張,平時是不是總單側背包?”隨著柔和而滲透力十足的揉按手法,劉醫生一邊操作,一邊耐心與患者交流。治療中,他還不時詢問力度是否合適,根據患者的即時反饋調整手法。這樣細致入微的溝通,讓患者感受到被重視與關心,原本陌生的醫患關系,在一次次手法互動中變得親切而溫暖。

為患者進行推拿。通訊員供圖
這種醫患間的深度聯結,正是醫院推拿科區別于非醫療機構按摩場所的重要特征。非醫療機構按摩場所往往止步于標準化服務流程,通過短期培訓即刻上崗,而推拿科醫生的雙手,是診斷的延伸、治療的工具,更是傳遞信任的橋梁。每一次觸診,都是對患者病情的精準判斷;每一個手法,都蘊含著專業醫學知識的支撐。當患者走進推拿科診室,獲得的不僅是手法治療,更是個性化的完整醫療方案,這份嚴謹與專業,也是醫院推拿科區別于非醫療機構按摩場所的關鍵所在,也是守護患者健康的堅實屏障,專業與關懷,搭建起醫患之間的信任之橋。
然而,這份信任的建立并不容易,背后是推拿醫生們日復一日的艱辛付出。每天清晨,推拿科診室總是最早忙碌起來。年輕醫生們一站就是一整天,雙手不停歇地為患者進行推拿治療。為了達到最佳治療效果,一個推拿手法可能需要反復操作數十次,長時間的彎腰、用力,讓他們的手臂、腰背也會時常酸痛。即便如此,面對每一位患者,他們依然保持著溫和的態度和專注的神情,用專業手法和暖心話語,緩解患者的病痛與焦慮。
在推拿行業,人才流失是普遍現象,高強度的體力消耗,讓許多人選擇轉行或轉專業。推拿的技法也像練功一樣,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需要年輕人去傳承和發展。李繼恩主任對此深有感觸:"每次看到患者通過我們的治療,疼痛減輕、重拾笑容,就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正式因為有為患者解除痛苦的信心,才可以堅持下去,這群年輕的推拿醫生,就在這份艱辛中堅守初心。
為了不辜負這份信任,推拿科的青年醫師們始終保持著學習的熱情,他們利用休息時間參加學術研討,鉆研最新的推拿技術;主動向經驗豐富的老專家請教,傳承傳統推拿手法的精髓。在這個科室,還有一股蓬勃向上的團隊力量令人動容——“在這里,沒有‘單打獨斗’,只有‘群策群力’”,科室的年輕醫生們以團結協作、互學互促的氛圍,共同守護著傳統醫學的傳承與創新。
在推拿科診室里,那些溫暖的對話、專注的眼神、專業的手法,構成了醫患之間最動人的畫面。這群年輕的推拿醫生,用雙手治愈病痛,用真心傳遞關懷,在傳承與創新中,書寫著屬于他們的醫者故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