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通訊員 陳向東
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傳來喜訊:大冶市陳貴鎮袁伏二村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陳貴鎮、小雷山村成功保留 "全國文明村鎮" 稱號。這份榮譽,為這座工業強鎮的文明氣質寫下生動注腳。
作為 "中國明星鎮"" 全國重點鎮 ",陳貴鎮的經濟實力不容小覷。2024 年,全鎮 162 家工業企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 25 億元,財政總收入 6.35 億元,在湖北百強鎮中排名第 5 位、中部百強鎮中位列 15 位,兩項指標均居黃石市鄉鎮首位。
但比經濟數字更動人的,是陳貴對 "貴" 的追求。當 "礦業重鎮" 的標簽伴隨 "暴發戶" 偏見時,陳貴早已戴上 "全國文明鎮" 桂冠二十余載,更攬獲 "中華詩詞之鄉"" 中國楹聯文化之鄉 ""中國龍獅文化運動之鄉" 等文化名片。這種 "富而求貴" 的自覺,讓文明成為刻在鎮魂里的基因。
在陳貴,文明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凡人善舉的生動實踐。該鎮每年開展 "十星級文明戶"" 最美家庭 ""好婆婆好媳婦" 等評選,累計評出文明戶 1.1 萬戶、各類典型 1300 余人次。"愛心老爹" 陳彥珍捐資助學 30 年,"全國五好家庭" 袁雪峰孝老愛親的故事傳遍街巷。20 位 "中國好人"" 湖北好人 "等各級楷模,構成陳貴的" 精神坐標 "。
這些“精神坐標”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是卻用行動潛移默化影響了更多人,促進了鄉風文明,讓崇德向善的力量潛移默化。正如村民所說:" 聽他們講故事,就像和鄰家大哥大姐拉家常,道理自然就懂了。"
“結婚彩禮不超過 5 萬元"" 喪事簡辦不超 3 天”—— 在陳貴,村規民約不是墻上擺設,而是管得住彩禮、剎得住攀比的" 硬規矩 "。各村莊圍繞婚喪嫁娶、環境衛生、矛盾調解等制定細則,礦山村石堰柯灣將" 勤耕讀 " 寫入村規,走出近百名大學生,其中不乏北大等名校學子。
這種規約的力量源于文化傳承。作為清乾隆監察御史柯瑾的故鄉,陳貴將 "清正廉明" 的家風融入現代治理,通過 "道德評議會" 公示紅黑榜,讓移風易俗從倡導變為自覺。當礦冶文明與鄉風文明碰撞,便催生出 "經濟富美、生態優美、社會和美、生活甜美" 的新陳貴。
“播下文明種,方能遍地開花。”陳貴鎮黨委負責人一語道破,文明創建不是獨角戲,而是經濟實力與文化內涵的雙重奏。從工業強鎮到文明標桿,陳貴用二十載堅守證明:當 "富" 的實力滋養 "貴" 的氣質,文明之花自會在這片土地次第綻放,讓全國文明的金字招牌愈發閃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