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羅書林 黃紹慶 鐘國慶)為進一步激發(fā)廣大青少年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的熱情,厚植愛黨愛國情懷,在六一兒童節(jié)來臨之際,鐘祥市雷鋒精神傳承館聯(lián)合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市關工委思想教育工作室組織青少年開展了“聆聽英雄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實踐活動。

活動現(xiàn)場。通訊員 供圖

活動現(xiàn)場。通訊員 供圖
5月25日,20余名青少年在雷鋒精神傳承館志愿者帶領下,分兩組分別走訪慰問了抗美援朝老兵楊彧和新疆建設兵團退役女軍人劉友春。
楊彧1929年11月出生于河南伊川沙園村,1944年參加“青年遠征軍”,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為第二野戰(zhàn)軍五兵團十六軍文工團團員,負責音樂創(chuàng)作和器樂伴奏。1951年和1953年先后兩次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1955年復員。
楊彧為同學們講述了保家衛(wèi)國的親身經歷和感悟。通過他的生動講述,同學們了解到革命先輩的艱苦奮斗故事,也點燃了心中的愛國熱情,激勵著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努力成為有理想、有擔當的新一代。
今年93歲的劉友春1933年出生于江西省萍鄉(xiāng),1952年11月從湖南參軍,分配到新疆建設兵團7師359旅19團,1959年,劉友春光榮人加入中國共產黨。1973年,她和丈張元發(fā)(離休干部,1949年9月1日參軍)一起轉業(yè)來到湖北省鐘祥縣,曾經榮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在新疆建設兵團艱苦歲月,她積極探索棉花的栽培技術,經過三年的艱苦探索,劉友春所帶的隊終于育出了長絨棉,被作為優(yōu)質棉品種在全兵團推廣。她被大家尊稱為“建設兵團的一枝花”。
在活動現(xiàn)場,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和市紅色文化研究負責人慰問了老英雄,鐘祥長安醫(yī)院醫(yī)療隊為老英雄做了體檢,大家共同祝福老英雄保重身體。學生們真切體會到了革命前輩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更加體會到他們?yōu)閲液兔褡逅龀龅木薮鬆奚佣媒裉旌推缴畹膩碇灰住?/p>
學生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向老英雄敬一個標準的隊禮,獻一束鮮花,唱《少先隊隊歌》……以此表達對英雄的愛戴之情。
鐘祥市實驗小學學生、雷鋒館“小雷鋒”葉前佑聆聽劉友春奶奶的故事后,感動地說:“劉奶奶,您是我心中的大英雄,您的故事讓我明白,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強面對,不放棄。我要像您一樣做一個勇敢而又善良的人。”
“活動中,孩子們深刻感受到了老英雄們的高貴品質,紅色的革命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鐘祥市雷鋒精神傳承館負責人表示,今后將持續(xù)推進紅色教育活動,激勵更多青少年以英雄為榜樣,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讓崇尚英雄、致敬英雄、關愛英雄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