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熊婷婷)近日,在荊門市東寶區牌樓鎮長興村的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插秧機和無人機在廣袤的水田里來回穿梭,一株株嫩綠的秧苗被精準地插入泥中,為這片土地播撒下新一年的希望。

耕種現場。通訊員 供圖
曾經,長興村的農田零散破碎,小田塊縱橫交錯,不僅不利于機械化作業,也制約了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發展。為改變這一現狀,2023年起,長興村積極響應全域國土整治政策,大力推進“小田”改“大田”工作。通過土地平整、田埂拆除、溝渠配套、田間道路修復等一系列措施,將“小散亂”變成了“路成網、田成方、地平整、渠暢通”的高標準農田。
在推進“小田”改“大田”的過程中,長興村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積極引導農民參與。目前,長興村已整治完成“539、420、570、520、840”5個示范片區,新建溝渠12000米,機耕道6300米,埋設管網9000米,新增耕地400畝,并將已整治完成的2000畝土地流轉給種糧大戶承包種植水稻。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發揮了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通過流轉土地,將分散在農戶手中的土地集中起來,再統一流轉給家庭農場和專業種植合作社,實現了土地的規模化經營。這種“農戶+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種植合作社)”的模式,不僅讓農民獲得了穩定的土地流轉收益,還為家庭農場和專業種植合作社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資源,促進了農業產業的健康發展。據統計,整治后的土地畝均收益較整治前提高了10%,村集體收入也由原來的8.5萬/年成倍增長,預計全部整治完成后可突破50萬元/年,實現穩步增長。
“以前我們家的地東一塊西一塊,種起來特別費勁,而且產量也不高,現在土地流轉給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不僅省心省力,還放心,按照500元/畝的流轉標準,每年可穩拿到流轉費2萬元,還能在農閑時務工,年收入2萬元,收入約是以前的3倍?!贝迕駨堉覞M高興地說。如今,像張忠滿這樣的農戶還有很多,他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有的外出務工,有的在村里的家庭農場或專業種植合作社打工,實現了多渠道增收。
家庭農場主李蓉表示:“流轉了這些大田后,我們可以大規模使用現代化農業機械,耕種防收全程機械化作業,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集中連片的土地也便于統一管理和技術推廣,今年我們引進了優質水稻品種,預計畝產量將比去年增加三四百斤?!?/p>
專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王子豪也對未來充滿信心:“我們合作社有專業的技術團隊和成熟的銷售渠道,通過規模化種植和標準化管理,能夠生產出高品質的農產品,不僅滿足了市場需求,也為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p>
為確保夏種生產順利進行,長興村還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加強對家庭農場和專業種植合作社的技術指導和服務支持。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育秧、插秧、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技術培訓,幫助他們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同時,村集體還加大了對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和維護力度,確保灌溉用水充足,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隨著“小田”改“大田”工作的深入推進,長興村的農業發展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如今,放眼望去,平整寬闊的大田一望無際,嫩綠的秧苗在微風中搖曳生姿,宛如大地鋪上了綠色的巨毯。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正孕育著豐收的夢想,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