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徐夢琪)6月12日,筆者走進京山市曹武鎮白泉村,一幅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干凈整潔的村道蜿蜒向前,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綠樹掩映,房前屋后花草點綴,清澈的河水繞村而過,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自開展“清潔家園”行動以來,白泉村找尋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持續擦亮環境底色、打造環境亮色、鞏固環境成色,描繪出一道道鄉村亮麗景色。

美麗鄉村一角。通訊員 供圖
公益崗位守長廊,鄉村公路煥新顏
“以前路上垃圾隨處可見,風一吹,塑料袋滿天飛。”村民楊大姐回憶起過去的村道,連連搖頭。為了徹底改變這一狀況,白泉村創新思路,利用20個公益性崗位,安排專人負責14.8公里村組公路的日常保潔工作,實行定人包段責任制,值班村干部常態化督導,形成“清、巡、督、改”工作閉環。
“我負責的這段路有1.2公里,每周一、周五各打掃一次,看到有垃圾就及時清理。”公益性崗位保潔員楊大叔一邊清掃路面一邊說。如今,白泉村的村道干凈整潔,成為了村民們口中的“美麗長廊”。
廢坑變身文化園,村民樂享休閑地
白泉村六組曾經有一個臭氣熏天的垃圾坑,村民們避之不及。村黨支部下定決心,要將這個“頑疾”根治。通過召開灣組會議,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經過四個月的滑坡治理和環境改造,曾經的垃圾坑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集休閑、娛樂、文化于一體的文化廣場。
“現在環境變好了,大家都喜歡來這里散步、跳舞、聊天。”六組村民汪大爺高興地說。如今,文化廣場成為了村民們茶余飯后的好去處,也成為了白泉村“清潔家園”行動成果的生動展示。
遍訪村居解民需,一戶一桶惠民生
為推進生活垃圾收集管護,村黨支部書記楊本杰發現,有幾戶村民家的垃圾桶一直沒有擺放到位。他主動上門走訪,了解到有的村民擔心垃圾桶長期放在門前會破損老化,有的村民家中只有老人和孩子,因行動不便便將垃圾桶閑置了。楊書記耐心與村民一一解釋做通工作,協同村干部幫忙將垃圾桶擺放到位。
“楊書記真是我們的‘貼心人’,垃圾桶就擺在家門口,垃圾轉運車每天都會來回收清理,這為我們解決了實際困難。”村里老人感激地說。如今,白泉村家家戶戶都配備了垃圾桶,村民們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村莊環境更加整潔有序。
長效機制筑根基,環境成果長效固
白泉村結合自身實際,按“宣傳發動、征集民意、擬定草案、提請審核、審議表決、備案公布”六個步驟,將環境衛生整治、移風易俗、“門前三包”等納入村規民約,引入積分管理機制,每月進行“比晾曬”活動,并發放相應價值的生活用品作為獎勵。
為充分挖掘群眾自治潛力,白泉村還建立了一支由黨員帶頭,村民志愿者共同組成的巡邏隊伍,扎實開展“我為大家巡一天,大家為我巡一月”志愿巡邏活動,參與村主干道除雜、河道垃圾清理等,逐步提升居民的自治意識,引導村民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共同鞏固環境整治成果。
白泉村為鄉村治理提供了鮮活樣本。下一步,曹武鎮將繼續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清潔家園”行動為抓手,以點帶面、久久為功,不斷提升鄉村“顏值”和“氣質”,讓人居環境從“一時美”邁向“長久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