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何夢雪 張文)金銀花又名忍冬,花中“高士”,凌冬不凋。春末夏初,逐漸滿樹繁花,藤綻金銀。
6月初的一個清晨,筆者走進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團林鋪鎮羅咀村,剛到村口,便見到村民們三五成群,頭戴遮陽帽,人手一個大竹籃,朝著陳坡水庫的方向趕路。
“去摘金銀花。”筆者跟著村民張傳菊來到了位于陳坡水庫旁的金銀花種植基地。雨后,連片的金銀花藤蔓精神抖擻,一簇簇青白相間的花苞俏立枝頭。

采摘金銀花。通訊員 供圖
稍早到達的村民已經開始了采摘。他們用指頭嫻熟地捏住花苞的根部,掌心將花苞攢成一團輕輕用力,“啪嚓!”只聽輕微的一聲響,一大把花苞就被收入竹籃中。張傳菊將隨身攜帶的小板凳放好,坐下開始采摘,她眼疾手快,不一會兒竹籃便滿滿當當了。

采摘金銀花。通訊員 供圖
“這個品種的花開得又厚又密,還齊整,一揪就是一大把。”“快手”張傳菊告訴記者,每采1斤花可掙1元工時費,她一天能采約150斤花。“除了采花季來采花,我和另外20多個姐妹平時還來幫忙除草,一天能掙110元,一年在這金銀花地里能刨1萬元左右。”說起金銀花帶來的額外收入,張傳菊臉上露出滿足的神情。
這片金銀花品種為云南高原中藥材“滇銀花3號”,是湖南山銀花“湘蕾一號”與云南高海拔野生品種的雜交品種,具有抗病性好、花蕾期長等優點,比北方金銀花產量多出6倍。2020年,湖北銀地藥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地藥材”)從云南將這個品種引入掇刀,發展至今種植面積已超過300畝,每年用工達6000人次,輻射多個村。
銀地藥材總經理李運彬是掇刀本地人,此前在云南從事花業種植,積累了多年經驗。“‘滇銀花3號’在云南生長在海拔1600米的地方,我們這邊海拔低,最初擔心適應性不好,只引種了100株,進行小面積栽培試驗。” 15個月后,李運彬團隊驚喜地發現,引來的植株發芽多、花穗密集、花芽多,部分發生了芽變,一稱重,單株產量超過原產地5斤。而且在控制株型高度后,采摘難度進一步降低,適合種植于偏坡、荒山荒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豐產期長達15年,可連續采摘20年,易形成產業。
李運彬決定在家鄉開展規模化種植。2023年,銀地藥材獲得了華中區“滇銀花3號”品種擴繁銷售代理權,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在團林鋪鎮羅咀村、丁廟村、蓮花村流轉土地,投資500余萬元,引種“滇銀花3號”金銀花27000株。
回鄉創業,地利人和。銀地藥材在土地流轉、手續辦理、招引勞動力等方面都得到了當地的鼎力支持。
“今年是金銀花豐產第一年,第一批采摘期到來時,村干部每天在微信群吆喝,就吸引了周邊200余名村民來基地采摘,日采摘2萬斤鮮花。前幾天降雨耽擱了進度,這兩天我們正加緊采收和烘干。”李運彬說,金銀花的采摘期有20天,花苞透出淡淡金黃色時最宜采摘,此時鮮花含油量最高,是入藥的最佳時機。如花苞完全綻放,則藥效大減。

金銀花烘干。通訊員 供圖
但聞兼葉曬,寧解帶花蒸。銀地藥材采收的金銀花,有的經烘干后入藥,有的經蒸汽殺青后用作茶飲。上午11時,銀地藥材加工區內,機械轟鳴。這一邊,挑選、裝盤、上架、熱烘、裝袋,新鮮的金銀花就被加工成了干花,由中藥材企業收購。另一邊,大鍋爐內熱氣蒸騰,鮮花去除澀味、苦味后銷往飲茶文化盛行的國家和地區。
“約5斤鮮花制1斤干花。今年整個基地預計采收金銀花20萬斤,收入在120萬元左右。”李運彬告訴筆者。
金銀花渾身是寶,其葉子可提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綠原酸,廣泛用于化妝品。6月采花,10月摘葉。一噸葉子能賣4萬元,賣葉子的收益基本上覆蓋了一年到頭的開支。
滿山鮮花開滿坡,金銀花里摘“金銀”。李運彬表示,公司將繼續擴繁“滇銀花3號”20萬株,為2000畝基地做好配套,讓金銀花為村民帶來更多“金銀”。
一朵金銀花,開出萬元年收入。金銀花真能生金銀,變身鄉村振興的“致富花”。
鄉村振興,科技支撐。科技點化的“滇銀花3號”讓野花蛻為了黃金藤。掇刀人自云南攜種歸鄉創業,低海拔試種成功,單株豐產勝原鄉,遂擴種至27000、20萬株。新農人帶頭,為鄉村振興引回了科技與產業的種子。
共此金銀,共享振興。花葉皆寶,六月摘花,十月取葉,聞花香、賞花景、飲花茶、用花藥,荒山不虛度。地方政府鼎力支持新農人創業,村干部一呼百應,村民踏露而來。管護、采摘、烘干、銷售,勞力不閑置,產業由此得以長足發展。可見,呵護產業就是守護鄉村血脈,支持創業就是培植共富根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