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通訊員 裘苗根
近日,國網湖北荊州供電公司魯亞蘭的書法作品在慶祝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之際,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舉辦職工優秀書畫繪畫作品評選活動上榮獲三等獎。
作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湖北省電力系統唯一中國書法家協會女會員、湖北省文聯中青年優秀文藝人才庫成員和“湖北省電力公司職工文化工作室”帶頭人,魯亞蘭在國企文化與民主黨派履職的“雙崗”上,以筆墨書寫著當代職業女性的風采與擔當。

墨池深耕:從書齋到電網的文化傳承者
走進魯亞蘭書畫工作室,午后陽光斜照,滿室墨香氤氳。墻上懸掛的一幅隸書作品,筆力雄渾如鐵畫銀鉤,氣韻生動若行云流水,落款處“魯亞蘭”三字清雅蘊藉。
“父親常說,習字如做人,心正則筆正。”魯亞蘭的書法造詣源自家族血脈的傳承,她的父親楊隨震先生是著名書法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自幼耳濡目染,讓她深諳“書畫同源”的真諦。
幼承庭訓,她伏案于漢隸名碑《曹全碑》《石門頌》的拓片前,一筆一劃揣摩“蠶頭燕尾”的千年風骨。從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的嚴謹法度入門,她遍臨諸家,主攻漢隸與篆書,更以行草筆意入隸,在厚重古樸中注入灑脫神韻。其作品被書壇名家贊為“章法舒朗如明月出天山,筆法蒼勁似寒梅立風雪”,作品先后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王安石獎”全國展等諸多重要展覽。
藝術的光環并未讓她止步于書齋。作為企業文化專責,她敏銳意識到:文化軟實力是企業發展的硬支撐。2019年4月,在她的力推下,該公司的書畫培訓班正式開班。“書法不僅是藝術,更是修心養性、凝聚團隊的紐帶。”首期課堂上,她邀請湖北省書協名家湯振陸授課,30余名零基礎職工握起毛筆,在一橫一豎間感受傳統文化的浸潤。

魯亞蘭書畫工作室。
培訓班迅速成為文化孵化的熱土。學員小胡回憶最初“字如蚯蚓爬”的窘態笑道:“魯老師從點橫教起,告訴我們‘字無百日功’。現在我也敢把自己寫的字拿出來展示了!”
十年間,魯亞蘭犧牲午休與周末,義務指導職工臨帖創作。她立下“鐵規”:書畫社社員每月交一幅作業,逢節必辦主題筆會。迄今,她已培養出荊州市書協會員1人、沙市區書協會員5人,一些“工友書法家”在各級展覽中嶄露頭角。
鋒毫聚力:書寫“工程蜂”的文化賦能者
“文化不是空中樓閣,必須扎根企業發展的土壤。”魯亞蘭深知,要讓文化從展廳走進人心,需找到與中心工作的共振點。她為公司量身打造了“工程蜂”文化品牌。
走進湖北荊力電力集團有限公司總包分公司大院內,一塊寓意著平安、吉祥、和諧的“平安象”文化石格外醒目,石體上鐫刻著魯亞蘭撰寫的《荊力總包賦》,字字鏗鏘:“克勤克己如蜂群勠力,達己成仁顯鐵軍擔當。”這是“工程蜂”精神的核心凝練,也成為公司企業文化的一大景點。
為讓文化可觸可感,她策劃編排《工程蜂》雜志,用員工故事詮釋匠心;打造“二十四節氣”文化工程,將春聯送工地、折扇伴夏巡的活動固化為傳統。

夏日的松滋臨港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現場,熱浪灼人,一位身著工裝、氣質溫婉的女子穿行在鋼筋鐵骨之間,將一把把題寫著安全警句的折扇和一幅幅翰墨飄香的書畫作品,鄭重地遞到汗流浹背的施工人員手中。這位將文化清風吹進工地的女子,正是魯亞蘭。
“扇子扇的是清涼,字里寫的是平安!”輸電工區員工陳忠抹了把汗,指著扇面上蒼勁有力的“平安是福”四個字咧嘴笑了,“這比冰水還解暑,字字都敲在心坎上。”
“和氣致祥企興旺,厚德載福人安康”“平安是福”……每年春節,魯亞蘭帶領書畫社成員揮毫潑墨。一副副帶著墨香的安全主題春聯飛向20多個項目工地,累計送出100多幅書法作品。員工們捧著春聯感慨:“這字千金難買!貼在工棚,天天提醒咱為家人保平安。”

深入項目工地開展文化助安活動。
迎峰度夏時節,“助安送清涼”活動又如約而至。魯亞蘭帶著定制的“廉潔文化扇”走進施工現場,一把把題寫著安全箴言的折扇,成為穿梭在鐵塔銀線間的“移動警示牌”。2022年酷暑,當她把“廉心防暑包”送到華魯恒升遷改工程項目時,項目經理豎起大拇指:“魯主任這‘文化助安’,比喊一百遍口號都管用!”
雙崗建功:統戰沃土上的勤勉耕耘者
2022年初,魯亞蘭的人生翻開新篇章——她正式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這不僅是一份政治榮譽,更是沉甸甸的社會責任。”在民進荊州市委沙市區總支,她負責總支的宣傳與會務工作。從此,她將專業特長融入參政議政,“雙崗建功”成為她的行動坐標。
身份轉變帶來視野的躍升。在統戰成員座談會上,她真誠分享感悟:“民進會員是終身制,自入會之日起,就要做好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她積極參加民進組織的抗疫志愿服務,為孤寡老人送去“愛心菜籃”;在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中,她手把手教孩子們書寫“中國夢”。2022年國慶,她代表荊州民進創作的書法作品,亮相湖北省民進書畫展。

廉政宣傳展覽。
民主黨派履職與本職工作,在她手中交織生輝。2022年9月廉政宣教月,她將書畫工作室搬到工地一線。在荊力總包承建的電網項目現場,“翰墨傳力量 揮毫揚正氣”主題展覽吸引工友駐足。她精心設計的“廉”字折扇與警示橫幅,隨著施工隊伍輾轉于各個項目工地,成為流動的廉政教育站。
蘭馨遠播:文化星河中的點燈人
夜幕降臨,書畫工作室的燈光依然明亮。魯亞蘭輕撫著新創作的《安全賦》,筆鋒間凝結著對事業的無限熱忱。
近些年來,她的作品頻頻獲獎,各種獎狀和證書接踵而至,榮譽等身,她卻更珍視那些因她而亮的星火——她的工作室年接待職工創作逾千人次,累計舉辦“筆端清風·守正養廉”等主題展覽30余場,500余幅作品在省市級展覽中摘金奪銀;她推動的“二十四節氣”文化工程,讓傳統智慧在現代企業生根發芽;她送進工地的萬余件文化產品,筑起一道“潤物無聲”的安全防線。

魯亞蘭組織開展普法宣傳活動。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盛開春滿園。”這是魯亞蘭常說的話。父親楊隨震先生曾贈她“蕙質蘭心”四字,恰是她人生的寫照:以蘭之清芬涵養心性,以蕙之堅韌扎根大地。
從書法世家的傳承者到電力行業的文化使者,她用三十載春秋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那既是橫豎撇捺構建的藝術世界,更是責任與擔當交織的精神家園。正如那幅懸掛在工作室正中的匾額所言:“翰墨傳薪火,丹心鑄豐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