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 喻昭陽 吳祺蕓 通訊員 黃園鈞
夏日的清晨,荊州奧園學府里兒童游樂區里,孩子們在追逐嬉笑;蜿蜒的塑膠彩虹跑道上,居民們悠閑散步……誰能想到,一年前,這里還是居民口中的“糟心地”——電梯故障頻發、地磚碎裂、生活垃圾無人清理,投訴如雪片般飛向物業。
變化源于立新街道《小區管理聯盟公約》的落地生根,曾經松散的多方力量緊緊擰在一起,共同托舉起這個“糟心小區”的重生之路。

困局——新房里的“糟心事”成堆
2019年,懷揣著對新家的憧憬,業主們以每平米過萬元的價格購入奧園學府里。然而,這份喜悅卻被現實擊碎。
“交房后,糟心事就沒斷過?!币晃焕蠘I主熊阿姨回憶道。電梯時常罷工,居民提心吊膽;小區地磚大面積破損,雨天積水,晴天揚塵;開發商承諾的休閑廣場和車庫照明成了“畫餅”,房屋滲水、墻皮脫落報修后石沉大海;更讓人窩火的是,公共收益成了一筆“糊涂賬”。
“大門敞開,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北門有住戶私開小門,公共綠地被圈起來種菜,投訴了也沒人管?!睒I委會成員肖盼清晰地記得當時的混亂?!懊恐芡对V能堆上百件,物業費收繳率慘不忍睹,不到50%?!?/p>

如今小區大門保安24小時值守,刷門禁卡出入,實現“人車分流”。
治理的失效甚至直接反映在房價上,奧園學府里的房價從高峰期的10570元/㎡一路跌至4000多元/㎡,業主們的資產和幸福感雙雙“縮水”。
三期700戶業主的物業費、押金、裝修費更是被拖欠,成了監委會主任鄧烈旭心頭沉甸甸的擔子。
“買的時候是‘學府里’,住進來卻像‘荒草地’。”一位業主的調侃道盡了無奈。
破局——一份公約激活“五方聯動”
轉機出現在立新街道的強力介入。面對這個基層治理的“硬骨頭”,街道黨工委書記王超態度鮮明:“越是矛盾突出、社會物業不愿接手的地方,越是需要黨組織扛起責任!”
2025年,立新街道以“破舊立新”的魄力,在奧園學府里試點推行《小區管理聯盟公約》,成立小區管理聯盟。在治理實踐中,立新街道以村黨組織作為核心引擎,精準串聯起徐橋村委會、黨員占比過半的新業委會、監委會及專業物業公司,構建起權責清晰、運轉高效的“五方聯動”治理新格局。

奧園學府里小區業委會、監委會、物業公司進行例行議事會議。
徐橋村委會扛起屬地責任主動搭建協商平臺,確保糾紛“件件回音”。
村委會托管期間,更見證了業主凝聚力——面對高溫干旱,熱心的業主和志愿者們自發組建“護綠澆水隊”,守護共同家園。

物業公司是服務升級的關鍵一環。在村委會啟動應急機制后,湖北金晨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于2024年9月“帶資400萬”入駐,為小區的硬件更新和服務升級注入了強心劑。

修補的地磚和新增的休閑長椅。
“我們進場就是帶著決心來打硬仗的?!苯鸪课飿I總經理頓耀馳語氣堅定。物業公司投入的真金白銀,修復了小區內50%破損的地磚,鋪設了環繞綠地的嶄新塑膠跑道,并對枯死的綠植進行了補種更新;升級了監控和門禁系統,實行了人車分流,保障了通行安全。

“今年6月我們接到報事190條,當月全部100%解決?!鳖D耀馳展示著詳實的工作臺賬?!?/p>
業委會專注當好橋梁,設立“業委會小助手”微信號實時傳遞業主訴求,并公正監督物業整改。業主只需在樓棟群或小區大群里@管家,或者通過物業小程序、服務電話報事,問題便能直達處理端。
更重要的是,小區公共收益首次“曬”在了陽光下。電梯廣告、場地租賃等產生的收益,每一筆都清晰記錄、定期公示?!拔覀儓猿钟悬c錢就商量著做點事?!毙づ谓榻B道。
監委會則成為不可或缺的監督“探頭”。小區監委會緊盯業委會履職程序合規性,嚴審公共收益每一筆流向,定期在業主群“曬賬單”,全程跟蹤50部電梯基坑積水修復等重大工程進度。

小區大門口的信息公示欄。
公約推行已過半年,奧園學府里實現了令人驚嘆的“逆襲”。在“五方聯動”共同商議決策下,美化小區大門、規劃停車位、搭建安全的非機動車棚、改造休閑活動區等一個個項目,從紙上的愿望清單一步步變成了居民看得見、用得著的現實。

小區搭建的非機動車棚。
家園環境的改善也悄然提升了小區的口碑和資產價值,小區房價從最低谷的每平米4000多元/㎡,穩步回升至6000多元/㎡。
“小區環境好了,管理規范了,房子自然就更值錢了?!毙づ蔚恼Z氣中帶著欣慰。
啟示——“立新模式”的可復制基因
奧園學府里的華麗轉身,是立新街道破解新建商品房小區治理難題的有效探索,為荊州市新城建設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立新經驗”。
王超說:“‘小區管理聯盟’旨在構建多元主體共治平臺,核心在于堅持黨建引領,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強大的治理效能?!?/p>
《小區管理聯盟公約》的關鍵作用,在于清晰界定了各方角色的責任擔當:居(村)民委員會負責協調、業委會主導決策、監委會專司監督、物業重在執行。而村(社區)黨組織則貫穿始終,發揮著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

立新街道召開轄區業委會主任座談會。
為了讓這套機制高效運轉,立新街道搭建了堅實的溝通橋梁。全年精心組織覆蓋轄區內21家物業企業的“物業服務、業委會座談會”超過30場,讓“對話”成為常態。更依托創新的“五方聯動”機制——黨組織、居(村)民委員會、業委會、監委會、物業,成功化解各類物業糾紛322起,推動全街道物業投訴總量顯著下降20%,治理效能實實在在轉化為居民的獲得感。
這份從“糟心小區”淬煉出的經驗,正在立新街道的治理土壤上扎根、蔓延。
展望未來,王超表示:“我們將以奧園學府里為樣板,全面推廣‘黨建引領、多元參與、服務升級’的小區治理2.0模式?!蓖ㄟ^持續深化聯盟機制創新,立新街道致力于讓更多小區實現從被動“管理”到主動“治理”的跨越,共同繪就“美好小區?幸福家園”的畫卷。
當規則凝聚共識,當責任清晰落地,當多元主體在黨組織的引領下真正協同共治,即使是最棘手的“糟心小區”,也能破繭重生,成為居民安居樂業的幸福港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