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據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應急管理局消息,7月23日10時20分許,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浮選工藝過程中,因格柵板脫落墜入浮選槽。經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醫護人員確認已溺亡。另有1名老師受傷。目前,屬地黨委政府、東北大學、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正在開展善后處置工作。
7月24日早間,中金黃金發布情況說明,對事件不幸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對傷者和遇難者家屬表示誠摯慰問,并對此產生的社會影響深表歉意。

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官方微信發布的選礦部照片

6名風華正茂的大學生,因為一次學校和企業組織的參觀而集體殞命,這一消息令人痛心不已,震驚萬分。宛如恐怖電影中的可怕情節,殘酷地在現實中上演,不僅讓遇難學生的家人陷入無盡的悲痛,也讓所有得知消息的人感到心疼和惋惜。
東北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采礦冶金更是其特色專業,培養的學生或許都是今后的行業翹楚。如此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猝不及防地被事故所吞噬,這不光是個人和家庭的痛苦悲劇,也是整個社會難以估量的損失。
官方披露的事故原因,雖只有寥寥數語,但也令人觸目驚心,6名大學生是因格柵板脫落墜入浮選槽而溺亡。浮選槽作為篩選礦石的核心設備,里面滿是黏稠的礦漿,具有腐蝕性和高溫風險,人一旦掉入其中難以浮起,越是掙扎越容易被卷入,很難有生還的希望。格柵板是浮選車間平臺上保障安全的金屬蓋板,供人行走或站立觀察設備,企業既已知有多名學生、老師前來參觀,就更應該嚴密檢查設施,確保關鍵的安全防護設備牢固安全,全力防范安全事故發生,怎么會讓這么重要的格柵板,如此突兀地脫落呢?
格柵板的脫落,背后隱藏著諸多可能的原因。是設備老化或質量不佳?是日常維護不到位,有損壞也無人察覺,還是其他原因?……目前官方雖未公布詳細調查結果,但浮選車間本就是高危區域,安全管理理應慎之又慎,對一切風險隱患“零容忍”,格柵板這樣關鍵的,關乎生命安全的設施,竟然如此輕易地脫落,足以說明,企業的安全管理責任也輕飄飄地“脫落”了。
就在事故發生前12天,內蒙古礦業剛剛召開過安全生產會議,強調“安全生產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2月,公司還宣稱選礦部浮選車間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2024年實現了“零事故”的安全目標。然而,短短5個多月后,這樣一家看上去非常重視安全,各方面都做得相當到位的央企子公司,卻發生了如此駭人聽聞、匪夷所思的安全事故。這不禁讓人質疑,企業的安全管理是否僅僅落在了紙面上?安全意識是否已經嚴重滑坡?
安全不是開會喊口號就能保證的,必須實實在在落實到每一個細微之處,體現在每一處隱患的排查治理上。如果涉事企業真的如其在官方宣傳文章中所說的那樣,樹牢了安全生產的系統與底線思維,又怎么會在至關重要的安全環節,沒有消除重大安全生產隱患,犯下如此難以挽回的大錯?企業在安全管理上是否存在形式主義?安全責任是否浮于表面,懸在半空?需要從嚴調查,徹查到底。
六個年輕生命的逝去,代價太過沉重,令人痛心疾首。事故發生后再怎么惋惜和悲痛,都無法挽回,唯有徹查事故原因,從嚴追究責任,讓那些在安全上不負責、不擔當的人付出代價,給受害者及家屬一個負責任的交代,也再次給全社會以深刻的警示。
更重要的是,要深挖安全責任脫落的根本原因,是設備管理漏洞,還是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抑或是安全制度執行不力?只有從源頭上消除隱患,建立健全長效的安全管理機制,強化安全責任落實,才能真正避免類似悲劇的重演,讓“生命至上”不是一句口號,讓安全責任真正落地生根。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