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劉俊華
通訊員 商桑
攝影:周星亮 陳濤 楊東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境內有三峽大壩、葛洲壩等8座大中型水庫,因這些大中型水庫產生的移民有36000余人。

三峽大壩庫區
2006年,國家實施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夷陵區先后爭取移民“后扶”資金4.58億元,為庫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極大地提升了移民幸福指數。

峽江風景
盛夏時節,極目新聞記者走訪夷陵區太平溪鎮兩個移民安居村,見證他們從“移居”到“宜居”的美好生活圖鑒。
從支流小溪口到蓄水盛景
太平溪鎮小溪口村,因村間一條小溪直注長江而得名。

太平溪鎮小溪口村
三峽大壩建成后,每逢蓄水時節,長江水倒灌入溪,讓這處小江灣猶如九寨溝的盛景。

風景如畫的小溪口村
溪溝碧水盈盈,兩岸山坡上橘林茶園郁郁蔥蔥,將這個偏僻的小山村映襯得仿佛世外桃源。

兩岸山坡上橘林茶園郁郁蔥蔥
從“靠山吃土”到“靠山吃果”
從山坡到果園,從果園到市場,過去要靠肩挑背扛,而現在,小溪口村果農腰桿挺直了。

小溪口村的“賣橙能手”杜遠新
“以前挑一擔下山,累得不行,一天能賣幾百斤就算不錯?!倍胚h新站在自家庭院中,指著對面山坡上的軌道運輸車說:“現在這軌道一路下山,5分鐘一車,成本、效率完全不一樣?!?/p>

杜遠新正在給果樹澆水
據了解,杜遠新家8畝橙園,去年收入30萬元,還順帶幫鄉里鄉親賣了100多萬斤次果,成了大家公認的“賣橙能手”。

小溪口村村干部與夷陵區水利和湖泊局工作人員規劃建設項目
從一棵茶樹到碧水云尖
距三峽大壩僅2公里的落佛村迎來夏茶豐收季,這片生態茶園,背后隱藏著一段關于“讓移民種茶種出好生活”的故事。

落佛村生態茶園
三峽移民周燕與丈夫一起,從人工種茶和手工采茶開始。依托著政府好政策,建起全自動化的智能茶葉加工廠,成立合作社。他們還與村民成立“碧水云尖”茶業合作社,技術指導村民茶園的田間管理,為村民提供方便、快捷的銷售平臺,安置移民就業。

“碧水云尖”茶業合作社
如今,落佛村種植茶葉1100畝,年產值達1500萬元。

落佛村農業展廳
從文旅天賦到共富畫卷
走進太平溪鎮許家沖村,入眼便是修葺一新的民居、花木掩映的巷道和沿江延伸的茶谷步道。這里,是三峽后續后扶資金的又一“落筆之作”。
“以前房子破,路難走,村民矛盾多。”村干部這樣形容過去。自2018年起,許家沖投入7000余萬元后續資金,修路、建廣場、改民居、興產業、育旅游,一步步把山村變景區,把“移民戶”變“民宿主”。如今村里38家文旅企業,提供崗位200多個,年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
如今,以茶為媒、以景為筆,依托后扶資金,夷陵區打造了“三峽茶谷”“百里茶廊”,串聯起宜紅茶園、觀光果園、民宿客棧,農旅融合產業年產值突破10億元,真正把“青山綠水”轉化成了“金山銀山”。
“通過后續后扶工作,三峽庫區的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產業升級加速推進,移民也逐步適應當地生活,融入遷入地環境?!币牧陞^副區長覃亮說,截至目前,該區累計實施三峽后續項目141個,落實專項資金14.54億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