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楊琛源 攝影記者肖顥
“歷史的長河中,有一種茶飲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它就是藤茶。”7月31日,第三屆來鳳國際藤茶大會武漢分會場上,湖北省中醫協會副會長、湖北中醫藥大學特聘教授侯立新一邊品茶,一邊為現場觀眾揭開了藤茶為何被稱為“長壽茶”的科學面紗。

侯教授講述藤茶的起源
在土家族的傳說里,藤茶是山神垂淚化成的藤蔓。當瘟疫席卷山寨時,用它的枝葉煮出救命的水,被百姓尊稱為“藤婆婆的眼淚”。至今每逢農歷四月八,土家人仍會跳起擺手舞,把感恩釀進茶湯里。而到了光緒年間,帝久治不愈的喉疾被藤茶治愈,當光緒想賜名“天子茶”時,老師陳子賀卻勸道:“好茶當與百姓共飲”,于是它有了個樸實的名字——“野藤茶”,民間從此流傳“三兩黃金一兩茶”的佳話。
談及此處,侯教授頗為動容:“新時代下,人人都能喝得起藤茶,藤茶雖不貴,但健康卻是最貴的。”

工作人員對藤茶進行加工
藤茶打破了“茶如其名”的刻板印象,它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茶葉,而是一種具有極高藥用和保健價值的植物,其外形獨特,葉片呈條索狀,表面覆蓋著一層白霜,猶如銀霜披掛。而這層“白霜”名為“植物蛋白酶”,含有硒元素,還含有大量的黃酮(二氫楊梅素)、17種氨基酸、14種微量元素,是其營養精華,其黃酮含量是已知植物中含量最高的,因此藤茶有著“黃酮之王”的美譽。土家人常說,藤茶白霜似老人銀發,是歲月凝練的智慧。在這層天然白霜里,藏著比普通茶強數百倍的護體精華。
來鳳藤茶真有這般神奇嗎?起初,侯教授也帶著一絲疑惑,直到他親身走進武陵山后才終于明白其中的奧義。這里的茶園被67%的森林溫柔擁抱,每片葉子都沐浴著云霧晨露;腳下是罕見的富硒土壤,茶中“長壽元素”硒的含量是普通茶的5倍,“長壽茶”實至名歸。

土家人背著竹簍采藤茶
直至今日,質樸的土家人仍沿用“三蒸三曬”的古法——蒸去寒涼,曬出甘甜。他們像呵護嬰兒般對待每片茶葉,拒絕農藥和化肥,堅持黎明前手工采摘,只因深信“草木有靈,用心才能養人”。這份對自然的敬畏,也讓藤茶成了全國唯一的“藤茶地理標志產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藤茶已正式納入醫保范疇,這標志著其藥用價值得到了官方認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