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張聰 實習生 葉婉婷
如果要說2025年暑期檔有哪部劇集是不應該被錯過的,那一定是已在優酷視頻播畢,開局一路高歌卻在結尾被許多網友吐槽為“爛尾”的《以法之名》。
“爛尾”與否,有待商榷。對于許多觀眾來說,他們希望看到壞人必死的解氣結局,更期待劇集能還被誣陷為黑社會頭目的萬海一個真相。但萬海的獄中死亡、秦鋒的犧牲、僅以文字快速鋪陳出的“壞人去向”,顯然都沒能給出這種爽感。
不過,也有觀眾認為“這種結局非常殘酷也夠真實”,這部分觀眾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覺得這部劇“爛尾”,豆瓣6.9分是對這部劇的嚴重“低估”。娛樂賬號“孟大明白”在為該劇專門寫作的《法制劇中的小城婆羅門》一文中提到,《以法之名》是這些年,她看過最接近《人民的名義》的主旋律題材。
“萬海案”到底有沒有原型?
劇情
“刀刃向內”的破題劇
《以法之名》的開局極其有沖擊力。海東省東平市開庭審理“萬海黑社會性質組織案”首日,被指控為黑社會組織骨干成員的原萬海辯護律師張文菁(董晴 飾)當庭喊冤。次日,此前承擔該案公訴的東平市檢察院檢察官喬振興在永清河溺亡。同時,一封舉報東平市檢察院代理檢察長李人駿(李光潔 飾)為黑社會保護傘的舉報信,被送到了海東省檢察院。
疑點重重之下,該省檢察院第十一部檢察官,同時也是喬振興、李人駿大學同學兼好友的洪亮(張譯 飾)和一部檢察官鄭雅萍(蔣欣 飾)帶著指導小組前往東平,以調查為名展開“打傘破網”行動,調查期間,案件背后的黑惡勢力亮出了爪牙……
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副主任彭誠同時也是《以法之名》的制片人,她曾在采訪中提到,這是國產劇首度聚焦“檢察偵查”這一重要領域。張譯飾演的洪亮所在的海東省檢察院第十一部,就是承擔“刀刃向內”、負責檢察偵查司法工作人員職務犯罪功能的部門。
“掃黑劇”不好拍,除了故事選取,如何平衡展現司法進步與揭露系統問題之間的尺度,是創作者需要面對的問題。
采訪中彭誠提到,《以法之名》三年中寫過三稿,最高檢更從全國抽調了檢察偵查專家全程指導該劇創作。這種“保駕護航”是因為一般人很難想象檢察偵查工作的難度,“反司法腐敗面對的對手反偵查能力很強,較量中的細節和情節,需要由檢察專家來告訴主創團隊。”
《以法之名》中,為了爭奪可以制造新能源電池的銅鎳礦,黑惡勢力中隱藏頗深的大Boss禹天成(丁勇岱 飾)布局三年,利用誣告、偽證、暴力脅迫等手段及司法系統內部的緊密關系網,將萬川礦業負責人萬海(楊爍 飾)構陷成黑社會。觀眾也好奇,“萬海案”在現實中到底有沒有原型?
彭誠透露,萬海案是在多個已偵查完結的真實案件基礎上“綜合提煉”的故事設定,而由萬海案生發的許多案件,也是我國檢察偵查領域的典型案例。
人物
選“老面孔”不是因為創作慣性
掃黑題材女性角色的突破
故事的驚心動魄,需要人來呈現。《以法之名》在演技上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尤其是飾演張文菁的董晴,被劇迷稱為“18年龍套終逆襲”,董晴值得一個“最佳女配角”的認定。
彭誠透露,董晴是自己主動來劇組試戲然后被定下的,“第一眼看到素材出來的時候,我們就確認她會‘出圈’。”
當然,也有觀眾提到,《以法之名》里的張譯、王勁松、馮嘉怡、劉佳、郝平等都是政法劇的“老面孔”,演員選取“缺新意”。彭誠坦言,不是劇組一定要找老面孔,而是沒有找到新的人,“法律職業會在一個人身上注入一種特質,在很多新的演員身上我們看不到這種特質。如果看不到,他就很難去擔當相關的角色。”
采訪中,彭誠也提到了被導演傅東育極度認可的蔣欣。她表示,檢察官的形象是很難塑造的,女檢察官的塑造則是“難中更難”。她直言,市面上的劇集里,女檢察官的形象基本“沒有特別出彩的,甚至得不到真正的女檢察官的認可”。而蔣欣的形象和人物氣質是符合劇組需求的,“試裝照出來的第一天我就說,這是最符合女檢察官的一個定妝照了,女檢察官經過職業的磨煉,身上都有股堅決和果敢,這些特點蔣欣本身是有的。”
在拍攝過程中,蔣欣的個性也讓彭誠印象深刻。“我跟她熟了之后,碰面時她能一把給我抱起來,然后轉兩圈,我很少在女性身上得到這種待遇,蔣欣是第一個。”彭誠說,蔣欣這種爽快、直接的性格,也挺像檢察官的。
真實
每一個人都是復雜的人
不回避人情社會的矛盾交集
有網友說,劇情中,由家庭關系折射出的社會關系網,是《以法之名》最真實也最敢拍的內容之一。
彭誠在采訪中提到,一開始自己跟傅東育導演討論主題時,就談到希望能在劇集里折射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與現代法治社會的矛盾。劇中,劉佳飾演的東平市政法委書記蘭景茗說過,“東平這么小,一家子都是搞法律的。”彭誠表示,法律圈內部“窄”,一是年輕人的職業選擇很容易受親人影響,而是圈子較窄導致的朋友、姻親關系密集,這些都是現實的反映,是無可回避的。
同時,《以法之名》通過洪亮、李人駿、許言午等角色的塑造,點出了當檢察偵查人員需要“刀刃向內”甚至“向親”時的痛苦與抉擇。
彭誠還提到,很多同類劇會選擇從有沖擊性的事件出發,但她更希望自己的作品是從人物出發。
比如,劇集里被網友點評為“在好壞之間反復橫跳的”李人駿和許言午,最終確認為“被愚弄的好人”“蟄伏的好人”等身份。彭誠提到,這種設置并不是劇集在打“安全牌”,而是一種真實的表達。
她直言,“我們塑造這兩個人物,是為了表現人物的多面性——他們會有自己的弱點、自己的想法,而他們最終的選擇,體現的才是法律人的特質。”
包括張譯飾演的洪亮,在彭誠眼中也并非一個堅決、毫不動搖的人,“他在走和不走之間,在家庭和好友的命運之間來來回回地搖擺,而最終,他守住了自己的初心,做出了抉擇。”
(圖片為《以法之名》公開發布物料)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