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慧(右一)、李剛(右二)、洪浩(右三)做客極目新聞5G直播間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邱睦 通訊員 田第潘 胡粲梓 實習生 李木子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黃士峰
最近,法治熱播劇《以法之名》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眼球。這部劇既塑造了檢察官和律師的形象,也描繪了檢察官和律師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不少觀眾對于檢察官和律師各自的角色、立場、作用等產生了濃厚興趣。
7月29日,武漢市武昌區檢察院檢察長趙慧,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洪浩,全國人大代表、湖北松之盛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剛做客極目新聞5G直播間,解讀新型檢律關系。“新型檢律關系內容是很豐富的,也是在不斷發展的。”全國檢察業務專家,武昌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趙慧說。
“親”“清”有度、良性互動,反映法治進步需求
“檢律雙方可以說一直以來都是在合作中對抗、在對抗中合作,可能以前有些觀點過于強調對抗。”趙慧表示。隨著刑事司法工作不斷發展,檢律雙方依法履職、良性互動,反映了法治建設需求、法律職業共同體理念,體現了全面依法治國司法運行的優化。
檢察官與律師作為控辯雙方,在保持各自職業特性的基礎上,共同承擔著維護司法公正、保障公民權利、促進社會治理等重要職能。例如,在訴訟活動中,檢察官通過審查證據、出庭支持公訴等方式代表國家追訴犯罪;律師則通過提出無罪、罪輕證據和辯護意見等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這種看似對抗的關系,實質上是發現真相、實現正義的“雙保險”機制。
再比如,在社會治理方面,檢察機關可以邀請律師參與案件聽證、矛盾糾紛化解等,不斷深化在法治宣傳、追贓挽損等方面的協作,共同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
“這種從‘對抗’到‘協作’的傾向,同法治進步發展有關。”李剛表示,檢律雙方通過“對抗性協商”,可以實現更高維度的司法公正。
提及熱播劇《以法之名》,劇中有一句話“誰來監督監督者”,令李剛印象深刻。“構建新型檢律關系,也應該推進制度化、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強化內外部監督。”李剛說。
五個步驟、一張表格,構建量刑協商武昌路徑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被視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刑事司法制度的重大創新,豐富了刑事司法與犯罪治理的“中國方案”。
洪浩認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法律化的直接體現,目的是通過“從寬”機制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和提高司法效率。
洪浩說,近年來,檢察機關一直在不斷規范認罪認罰案件辦理程序,強化內外部監督制約。“當然,對于這項制度的落實及在運行中呈現的一些難點堵點,理論界和實務界都很關注,比如量刑協商實質化問題。”
針對洪浩提出的問題,趙慧表示,武昌區檢察院在充分保障律師權利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相關舉措,切實推進量刑協商實質化,確保辦案質效提升。2023年2月,該院在湖北省范圍內率先與武漢市律師協會簽訂《關于在刑事訴訟中構建新時代檢律關系的實施意見》,探索推進刑事案件檢察環節律師辯護全覆蓋。
據了解,2023年4月至12月,武昌區檢察院律師參與人數占同期審結審查起訴案件人數的比例達99.34%,同比增加5.66%,在審查起訴階段基本實現了律師辯護全覆蓋;律師參與人數占同期審結審查逮捕案件人數的比例同比增加20.93%,實現了顯著提高。
“在律師參與度上,武昌區檢察院持續加強對律師知情權、閱卷權、會見權、程序告知權等執業權利的保障。我們制作了辯護全覆蓋清單及流程圖,規范重大事項告知流程,設置24小時告知機制。對于律師提出的法律意見,做到全程聽取、實質審查、及時反饋,并在審查報告中如實記錄檢律溝通情況,律師意見隨案卷歸檔。”趙慧介紹。
為進一步深化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推動量刑協商走深走實,武昌區檢察院探索“五步工作法”,推行《量刑協商確認表》,進一步規范量刑協商過程。“全面溝通案情、擬定量刑協商確認表、面對面協商、簽字具結、程序回轉,五個步驟,一張表格,為量刑協商實質化構建了武昌特色的實踐路徑,確保每一環節清晰可控、有據可依。”趙慧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