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吊安拆智能監控系統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呂銳 通訊員 彭慧
針對塔吊安拆作業風險監管難題,湖北省住建廳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研發智能監控系統,集成實時監測與AI預警功能,為施工現場塔吊安拆高危作業配上“智能保鏢”,推動安全監管智能升級。
技術創新破解監管難題
針對傳統塔吊安拆監管中存在的“看不見的隱患”“管不全的環節”“控不住的風險”等痛點,湖北研發的智能監控系統實現了三大技術突破,構建起“感知—預警—處置”的全鏈條安全防護網。
實時動態監測,實現隱患無所遁形。 通過高精度傳感器陣列和物聯網技術,系統對塔吊頂升橫梁、爬爪、傾角等10余項關鍵參數進行毫秒級采集,確保任何細微異常都能被精準捕捉。在武漢某超高層建筑項目中,系統成功捕捉到頂升橫梁的安全插銷未固定,及時避免了可能引發的事故,展現了其卓越的監測能力。
智能預警機制,構建主動防御體系。 在塔吊頂升或拆卸作業過程中,系統通過AI視覺識別技術對人員操作行為進行實時分析,并結合塔吊狀態參數構建數字孿生模型,一旦檢測到違規操作或設備異常,現場聲光報警裝置會立即啟動,移動終端同步推送應急處置方案,為現場管理人員提供直觀的決策支持,實現從“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的轉變。
信息監管融合,打造智慧監管平臺。系統數據與湖北省建設工程安全監督管理平臺無縫對接,實現監管數據的即時同步。旁站監督人員可通過手機、PC端或現場大屏實時查看塔吊運行狀態,監管部門可遠程調取歷史數據進行分析,真正實現了“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防防控”的數字化監管模式,顯著提升了監管效能。
經驗輸出引領治理升級
極目新聞記者獲悉,自該系統在神農架機場、鄂州臨空外國語學校等百余個重點項目中推廣應用以來,已成功識別并化解了多起潛在事故。在某超高層項目中,系統通過實時監測發現塔吊頂升作業過程中,關鍵部位未完全固定,這立即觸發預警機制。現場管理人員根據系統推送的維修指引,迅速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排查,根據預警提示的內容,技術人員在5分鐘內完成故障排除,有效避免了潛在的停工損失,保障了項目的順利進行。
這些實戰經驗被轉化為《塔式起重機頂升作業安全監測技術規程》,核心安全參數納入國家標準體系,并建立了企業自查、系統監控與政府監管的三級聯控機制,通過“一機一檔”數字化管理,實現了對塔吊安拆作業的全過程、全方位監管。
湖北在塔吊安拆智能監控方面的創新實踐和應用成效,吸引了新疆、甘肅等多地相關部門和企業的關注,他們紛紛前來考察交流,深入探討監測系統的運行機制與實施路徑,探索適應當地條件的應用模式,力求將湖北經驗轉化為本地實踐。
當前,湖北正拓展智能監控至架橋機、盾構機等設備,并規劃構建建筑施工安全風險大數據平臺,推動行業向智能化、綠色化升級。
“我們將以安全生產三年行動為契機,深化技術制度雙創新。”省住建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湖北將持續用數字化賦能安全治理,為全國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貢獻更多智慧方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