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攤壓機群施工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呂銳 通訊員 馮仕杰 劉若梅
開欄的話
在數字經濟浪潮奔涌的新時代,智能建造正成為重塑建筑業格局的核心引擎。
今日起,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推出“智造賦能 建功支點”專欄。我們將深入建設一線,解碼智能建造的“湖北方案”;聚焦標桿項目,展現數字賦能的硬核實力;對話行業先鋒,記錄建造革命的創新實踐。敬請關注!
無需人工駕駛,精準協同作業!日前,一組無人駕駛的攤鋪機、壓路機于50攝氏度的地面高溫下,在中鐵十一局承建的新港高速公路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工程高家墩大橋段路面上精準作業的場景,成為荊楚大地上一道充滿未來感的風景,引起了廣泛關注。
新港高速公路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工程連接武漢新洲區和鄂州華容區,線路全長約35公里,是武漢城市圈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速120公里。此次路面攤鋪主線長達33.61公里,將全部采用瀝青路面無人攤壓機群施工。
“最強大腦”指揮施工
這支“軍團”由1臺無人攤鋪機、7臺無人壓路機等大型機械及控制終端組成,絕非簡單機械組合,而是擁有“最強大腦”的智能體。它集成了五大核心模塊——
“千里眼”感知模塊:融合高精度北斗定位、慣性導航與障礙物識別技術,實時感知環境;“指揮官”決策模塊:智能規劃最優行駛與作業路徑;“神經網絡”通信模塊:通過局域網確保機群指令暢通、協同無間;“精準執行者”控制模塊:精確控制行駛、轉向及攤鋪碾壓動作;“云端監護者”監測模塊:后臺實時監控全場作業狀態與設備健康。
“毫米級”超高精度作業
依托這套智能系統,機群實現了“毫米級” 超高精度作業,如同在道路上跳一支精密的“機械芭蕾”。更智能的是,系統通過智能管控平臺構建了“溫度場”和“碾壓模型”,能動態感知、智能決策、閉環調節:根據實時工況,自動優化調整碾壓遍數、振動頻率與幅度。結合邊沿服務器與大數據中心,實現施工進展與各作業設備全過程的狀態監控與參數動態優化。
據介紹,瀝青路面“無人機群”攤鋪施工,具有質量高、效率高、更安全的優勢,相較傳統工藝施工效率提高25%。同時,作業環境得到大幅改善,操作人員無需在高溫環境下作業,安全風險大幅降低。
據悉,該項目堅持創新引領,還建成了智慧梁場,推動箱梁預制全過程自動化生產、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相較傳統梁場在提質、增效、降耗、環保等方面均有明顯改善和提升,可實現每條生產線日產1片梁。
新港高速公路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工程是武漢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后對于優化武漢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路網結構、推動武漢都市圈一體化進程具有積極意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