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通訊員 龔德錕 陶欣 沐星
近日,中建二局參與投資建設的武漢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取得重大進展:橫跨湖北省第三大湖泊——斧頭湖、全長8.3公里的鋼棧橋實現精準貫通。這座目前湖北省在建最長的鋼棧橋,成功跨越寬闊湖面,為后續控制性工程斧頭湖一號高架橋主體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標志著武漢都市圈環線建設啃下了一塊“硬骨頭”。

該鋼棧橋總長8.3公里,使用鋼材達3.7萬噸,整體規模創下省內同類工程紀錄,其建設過程直面多重嚴峻挑戰:項目位于斧頭湖二級水源保護區,生態保護要求極其嚴格;湖底地質多為軟基,承載力不足;同時涉及大規模、多工序的復雜交叉施工組織。克服這些難題,成為工程推進的首要任務。

創新攻堅,技術賦能天塹通途。面對復雜環境,建設團隊突破常規,首創“以直代曲”柔性設計,通過212座支棧橋的精密調校,同步實現了平面曲線與縱向高程的高精度控制。針對深水軟基,創新應用深樁防腐工藝,確保入土鋼管樁能有效抵御水位變化沖擊。采用輕量化組合結構(鋼管樁+型鋼橫梁+貝雷梁),在保障結構強度的同時顯著提升了施工效率。智能化監測系統則對總計3.7萬噸鋼結構的焊縫質量和螺栓緊固度進行全程動態監控,確保工程品質。

守護碧水,筑牢生態保護屏障。水源保護是項目不可逾越的底線。施工中,項目嚴格落實“三級防護”體系:布設圍油欄嚴防油污擴散,架設防漏網攔截固體垃圾,使用沉渣箱確保施工泥漿100%回收利用。在鋼棧橋入口處設置自動洗車池,防止將渣土帶上橋面;安排掃地車對橋面進行每日清掃,防止對水體造成污染;同時,采取護筒串聯防滲漏、密閉運輸車輛防撒漏、引入第三方機構全程水質監測等組合措施,實現了施工期間斧頭湖水質穩定達標,將綠色施工理念貫穿始終。

服務大局,暢通都市圈發展動脈。此次鋼棧橋的順利貫通,為武漢都市圈環線控制性工程——漢南長江大橋的主體施工掃清了關鍵障礙。作為《湖北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重點工程,武漢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整體建成后,將有效填補武漢繞城高速與城市圈環線之間的路網空白,極大完善“一小時通勤圈”核心架構。這不僅直接便利沿線居民出行,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長江經濟帶建設增添新動能,更對支撐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