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現場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彭唯 簡俊暉 通訊員 鄂文旅
7月31日,由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指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荊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傳承三大精神 追尋紅色足跡”研學旅游產品暨“赤黃紅”精品旅游線路發布活動在洪湖市舉行,標志著2025年湖北暑期紅色研學季進入高潮。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活動在一曲《洪湖水》中開場,在現場,研學團師生圍繞“信仰之光”,講述了三個紅色故事:革命伉儷陳潭秋、徐全直為革命事業犧牲個人家庭的事跡;1998年抗洪搶險中,簰洲灣變電站干部職工堅守崗位,在洪水威脅下爭取1小時21分鐘供電時間,為3萬群眾撤離提供照明;2020年參與武漢抗疫保衛戰的大學生,如今在各行各業貢獻力量,傳承抗疫精神。隨后,研學團師生重溫聞一多《紅燭》,“犧牲自我,創造光明”的信仰之光貫穿三大精神研學之心路。
現場發布了“赤黃紅”精品旅游線路,包括一條全景線路、兩條精品線路和三條專線深度游。其中,“洪湖赤衛隊故里深度體驗游”專線重點展示洪湖,線路涵蓋湘鄂西蘇區革命歷史館、瞿家灣革命舊址群、洪湖生態旅游風景區等,融合了紅色歷史與濕地生態。
武漢革命博物館“紅巷苗苗”青少年志愿者團隊代表發布了三條精品研學線路,分別是:大別山精神探尋之旅(麻城-紅安-羅田),活動包括編織草鞋、模擬長征、誦讀烈士家書;抗洪精神探尋之旅(武漢-簰洲灣-洪湖),活動包括扛沙袋巡堤、測繪水利工程、聆聽老兵講述;抗疫精神探尋之旅(武漢),包括模擬“火神山建設指揮官”、用藝術記錄抗疫故事。該團隊平均年齡12歲,他們開展“移動紅色課堂”,年均服務觀眾20萬人次,義務講解1.4萬余批。
在“星火傳遞”儀式中,象征“三大精神”的火炬傳遞到青少年手中,研學團學員齊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儀式后,洪湖市200名中學生代表率先體驗“星火燎原·赤子初心”紅色研學示范之旅,行程包括抗洪紀念碑、湘鄂西革命歷史館、賀龍雕像廣場、湘鄂西革命烈士紀念碑等,通過榪槎搭建、旗語破譯、標語拓印、花環宣誓等沉浸式任務,感受精神力量。
據悉,今年暑期,湖北計劃組織超過10萬人次青少年參與紅色研學,通過“研學+實踐+傳播”模式,推動紅色教育向體驗式轉變。洪湖憑借其革命歷史、生態濕地、魚米之鄉的資源優勢,成為重要研學目的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