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成都8月17日電 題:“讓世界記住成都的熱情”——導演團隊解讀世運會閉幕式
新華社記者丁文嫻、楊思琪、董小紅
聚散終有時。17日晚,一場簡潔而動人的閉幕式為成都世運會畫下句號。導演團隊希望在一場情意綿長的告別聚會中,展現成都的活力與熱情。
“如果說開幕式的特點是‘繽紛’,閉幕式則是‘生機’。”開閉幕式副總導演張晴說。
生機來自公園城市的浪漫與活力。
閉幕式依托成都世園會成都國際友誼館的既有場景,在戶外空間舉行。“場館依山而建,形成天然的地理層次,我們借景造景,給人帶來視覺上的沖擊。這座場館還具備川西民居的主要特色,希望借此表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概念。”張晴解讀說,“而且國際友誼館的設計理念就是‘在成都見世界’,這與世運會的精神和成都的辦賽理念非常契合。”
同開幕式一樣,閉幕式也設置了市民開放觀演區。涼爽的秋夜里,坐著小馬扎,看看演出,賞賞夜景,用張晴的話說,“這是成都人天然的松弛感”。
生機也來自嘉年華般的熱烈氛圍。
主創團隊反復琢磨,世運會結束了,運動員們能帶走什么?“我們希望用特別歡快的方式,讓大家記住成都這座城市的熱情。”張晴說。
入場時,運動員們不再區分國家和地區,從兩側觀眾席進入場地。文體表演環節打破舞臺與觀眾席的界限,演員們與運動員近距離展開互動,以音樂劇的形式進行情景表演。
“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表演風格是不一樣的,比如對巴西選手我們就跳桑巴。我們希望表達的是全世界運動員依依惜別、中國與世界共舞的意涵。”開閉幕式執行導演陳昨宇介紹。
而所有既定流程結束后,還有一場“After Party”(余興派對)——伴著現場動感的音樂,運動員、觀眾等自由舞動起身體。“我們邀請知名DJ到現場打碟,希望終于結束了比賽的運動員們能夠完全釋放自己。”張晴說。
既要歡樂熱鬧,也要情意綿長。
閉幕式上播放了幾段回顧短片,有的濃縮賽事的高光時刻與人文記憶,有的向辛勤工作的志愿者致敬,有的聚焦離別時刻,無一不喚起全球參與者的情感共鳴。
前期,制作團隊在賽場、機場、火車站、世運村等地拍攝了許多感人的畫面。“包括運動員和志愿者以及工作人員之間的友誼。大家這段時間建立起來的這份情感,無需過度設計,它在整個流程中自然地釋放了出來。”張晴說。
閉幕式中還有幾處與開幕式相呼應。比如都用到了歌曲《成都》,一次是歡迎世界各地的運動健兒,一次是烘托全球賓朋在歌聲中依依惜別的氛圍;開幕式上點燃了世運會歷史上首支主火炬,而閉幕式上,矗立于開幕式主會場的主火炬塔出現在大屏幕上,在《友誼地久天長》的童聲合唱中,火焰緩緩熄滅。
“但是,火炬的熄滅并不代表這一切的完結,友誼必將長存。”張晴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