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李燕 通訊員 李長纓 郭秋霞)夏日炎炎,武昌區紫陽街道復興路社區以“送清涼、送服務、送文化”為主線,推出全齡化、精準化暖心舉措,將夏日酷暑轉化為社區治理的溫情時刻。

居民在驛站納涼。 通訊員供圖
7月以來,社區發布納涼點服務清單,打造“家門口”與“馬路邊”雙陣地。工程營小區志愿者每周三熬制消暑綠豆湯,累計送出近400份;針對高齡、獨居老人,社區開展“清涼到家”行動,上門送去解暑物資50余份。社區門口的清涼驛站更成為戶外工作者的能量補給站,每日供應200杯冰鎮酸梅湯,讓環衛工人、快遞員等群體在烈日下感受“移動清涼”。

上門看望高齡老人。 通訊員供圖

上門送小夜燈。 通訊員供圖
社區創新推行“網格員+養老專員”雙聯動服務,實現需求精準對接。86歲獨居老人秦德枝家中燃氣突發故障,工作人員1小時內完成維修,并同步為其測量血壓、檢查身體,實現一次上門,提供多重服務。針對老年人夜間安全,社區聯合街道發放百余盞智能感應小夜燈,為20余位行動不便老人提供適老化改造和安全宣教上門服務,一盞盞小夜燈既照亮夜路,更溫暖人心。

宣傳防詐騙防溺水。 通訊員供圖

露天電影。 通訊員供圖
8月起,每周五晚的“夏夜納涼·露天電影院”成為社區文化新地標。活動精選正能量影片,融入反詐宣傳、公益金募捐等便民服務,居民在光影中共享文化盛宴,社區在互動中拉近與群眾的距離。
從一碗綠豆湯到一盞小夜燈,從一次上門服務到一場露天電影,復興路社區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暖心實事,詮釋著基層治理的溫度與初心。社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聚焦“一老一小”需求,推出更多接地氣、聚人氣的惠民活動,讓社區成為居民“走得出、進得來、留得住”的幸福家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