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街道口的中國電信營業廳內,布展風格樸素低調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蘭莎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蘭莎
隨處可見的巨型帳篷、拱門、橫幅,地推人員圍追堵截、你拉我搶的地推場景,機場、火車站等聲勢浩大的“迎新大戰”……可能很多人的腦海中,至今還能想起當初上大學時通信運營商煞費苦心的“花式營銷”。而對通信運營商而言,以往每年一度的高校迎新季,也堪稱一場硝煙彌漫的“營銷大戰”。然而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今年的高校迎新季卻顯得格外“淡定”。
近日,極目新聞記者走訪了武漢多所高校附近的通信運營商營業廳,發現當前迎新模式已呈現出四大變化:營銷陣仗大幅收縮、價格競爭趨于理性、線上辦理成為主流、 推廣風格更加淡然。
“目前校園卡政策還沒出來,要等到9月開學以后才會推廣。”首義學院軍威苑中國移動授權專營店工作人員表示。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這家面積不大的店面里,除了一張“移動云電腦”海報外,幾乎看不到任何針對高校學生的宣傳或促銷。“開學后最多就是在校內設個點位,方便有需要的學生咨詢辦理。”該人員補充道。
位于街道口、毗鄰武漢大學與華中師范大學的中國電信營業廳,同樣沒有任何面向新生的宣傳海報或專屬活動。“手機、話費、電腦目前都沒有特殊優惠,資費政策與平時一致。”店內工作人員說道。
這是否意味著運營商不再重視高校市場?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表面的“淡定”實則標志著通信行業競爭邏輯的根本轉變:從增量爭奪轉向存量運營,從粗暴營銷走向精耕服務。
如今,單一的價格戰和搶用戶已然難以為繼,競爭重點更多轉向網絡質量、服務體驗和生態構建。通信運營商愈發注重校園網絡的深度覆蓋,推動通信服務與校園門禁、食堂、教務等環節深度融合。這類“內功”的修煉,遠比線下吆喝更為重要。事實上,湖北電信已與武漢輕工大學、三峽大學等合作建設“雙萬兆智慧校園”;湖北移動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推進“5G+生態文明教育”示范建設;湖北聯通則攜手華為實現了江漢大學5G-A 3CC網絡全覆蓋。
而在營銷策略上,也逐漸向數字化、年輕化轉變。通信運營商更傾向于通過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新生社群、直播等方式進行前置營銷和答疑解惑,如邀請大學生化身“校園星推官”等方式,通過內容創作吸引新生。
另一方面,監管持續強化也規范了市場行為。近年來,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多次發文,嚴查校園電信市場違規宣傳和不正當競爭,開展專項整治,規范市場秩序。同時,教育部門和高校也加強了對商業活動的管理,避免過度商業化干擾正常教學及迎新流程,以往“野蠻生長”的場面得到有效遏制。
“我們在線上就完成了交學費、選宿舍、傳資料,校園卡也是直接線上選號并郵寄到家。”華中師范大學一名新生家長表示,“對新生和家長來說,這樣更好,騷擾少了,選擇更透明,網絡和服務也更優質。”
若新生或家長有辦理手機卡或選購終端的需求,業內人士建議可優先通過學校官方迎新通道或運營商線上營業廳等正規途徑,自主查閱套餐內容并辦理業務;在選擇時應仔細閱讀協議條款、按實際需要選購,警惕各類捆綁銷售及隱性消費,切實維護自身權益。此外,雖可借助社交平臺初步了解信息,但仍建議以運營商官網、APP等官方渠道發布的政策為準,謹慎作出最終決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