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延琛在發布會上依靠輔助器具自行站立并短暫行走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謝茂 鄧波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謝茂 鄧波
從去年12月到今年6月,山東00后“折疊男孩”姜延琛經歷四次手術后,身體終于被“打開”。8月25日下午,成都京東方醫院舉行了“世界首例反向折疊人矯正手術成果發布會”,發布會上,姜延琛依靠輔助器具自行站立并短暫行走,這完成了他從小的渴望。
“折疊男孩”經歷四次手術
姜延琛是山東德州夏津縣人,由于身患罕見的先天性肌肉病,他的身體反向“折疊”,脖子向后仰接近180度,頭和臀部曾經只有不到一掌的距離。他從未放棄,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站起來。2024年8月,懷揣著希望,他來到四川成都京東方醫院找到極重度脊柱矯正專家梁益建。
主刀醫生梁益建是國內極重度脊柱畸形治療領域權威專家,他早已通過媒體關注到姜延琛的勵志故事。據其回憶,姜延琛來到成都京東方醫院時,病情已岌岌可危,極重度脊柱反向折疊導致胸腔、腹腔極度狹窄,臟器被擠壓在狹小空間;二型呼吸衰竭讓他血液中氧氣含量遠低于正常標準,隨時可能因血液酸化引發腦水腫、昏迷,“不手術,很可能致命;做手術,風險極高但有希望。”梁益建說,這場手術的難度遠超常規脊柱矯形,根源在于脊柱反向折疊的特殊性,難度可以說是“天花板”了。與常見“駝背”(正向折疊)不同,反向折疊患者的脊柱向反方向彎曲、拉長,胸腔薄如紙,肋骨無法膨脹,膈肌因胸腹腔高壓難以下降。“從肚子上摸甚至能摸到主動脈,胸腔和腹腔的整個前后徑都很短,呼吸空間極度狹小,引起了呼吸衰竭。”
姜延琛的肺功能僅為正常人的20%,還伴有重度骨質疏松,骨質甚至達不到60歲女性的水平,這些都為手術增加了難度。手術中需要考慮麻醉、呼吸障礙、大出血、癱瘓、循環衰竭等危急情況的緊急預案。
從2024年12月4日的反向截骨矯形手術,到2025年2月19日的頸椎截骨矯形翻修手術,再到2025年4月17日的髖關節松解手術,直至2025年6月25日的胸椎段截骨矯形手術,梁益建主任帶領團隊先后為姜延琛開展4次手術,矯正約170度,這也標志著成都京東方醫院完成了世界首例反向折疊人矯正手術。
想自己走著去看大熊貓
梁益建說,姜延琛是一個非常堅強的人,在嚴重殘疾的情況下,努力學習通過了高考,在整個治療期間姜延琛表現得也很堅強,每天堅持6個小時以上的康復訓練,過程非常辛苦。雖然未來的路還在走,但他取得了一個自己人生當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成功,“祝賀姜延琛獲得了新的身體,希望你能在未來的人生中活得更精彩。”
發布會前,姜延琛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身體行動不便,他很少出遠門,當初選擇大學也是優先考慮離家更近的分校,在空閑時間很喜歡看《三國演義》,最喜歡的人物就是諸葛亮。來到成都治病的一年多時間,他大部分時候都在醫院,躺在病床上。手術完成后,在梁益建醫生的幫助下,他完成了小小的心愿,去成都武侯祠參觀。遺憾是沒能在成都看到大熊貓,他希望明年回到成都復查時,能自己走著去看大熊貓。
發布會現場,姜延琛為梁益建醫生送上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一脈青藍出圣手,千鈞筋骨正乾坤”。姜延琛母親于梅英表示,錦旗上的話都是孩子自己想的,他們曾幫忙想過,但姜延琛認為都不能表達出他的感激之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