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張艷 高東起 丁晨 鄭力強

勇擔支點建設使命,打造長江文化高地。一場盛大的文化藝術盛宴,即將在荊楚大地拉開序幕。
9月5日上午,湖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2025長江文化藝術季定于2025年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舉辦,期間將舉行12項主體活動。
據悉,2025長江文化藝術季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作家協會指導,湖北省人民政府、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主題為“勇擔支點建設使命,打造長江文化高地”。

新聞發布會現場
開幕式點亮長江,天地為景、江水為韻
長江文化藝術季開幕式將于9月12日晚在漢口江灘三陽廣場舉辦精彩的文藝演出。演出期間,將在長江大橋與長江二橋之間的江面上,安排8艘船只和1000架無人機燃放煙花,另有4000架無人機表演光影秀。廣大市民可在長江兩岸現場,或通過湖北衛視電視直播、新媒體網絡直播觀看開幕式盛況。
開幕式圍繞“人民母親河”“生態長江”“文化長江”“開放長江”“長江新時代”五大主題,采用文藝演出與煙花秀相結合,凸顯“文化+科技”相交融,力爭為廣大觀眾奉獻一場沉浸式的長江文化藝術盛宴。
豐富藝術形式,彰顯長江文化多彩魅力。文藝演出既有膾炙人口的長江流域民歌聯唱,又有情景演繹屈原名篇《楚辭·九章》的優美舞蹈,用楚腔楚韻演唱的毛澤東詩詞《水調歌頭·游泳》,還有來自埃及、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加拿大的五大洲藝術家聯袂唱響世界文明交流的“大河交響曲”。歌曲、舞蹈、器樂、戲曲等藝術形式的有機融合,讓大家沉浸式感受荊楚文化的悠久燦爛、長江文化的厚重多姿以及大河文明的多元共生。
活動還邀請了茅盾文學獎得主劉醒龍、中宣部文藝局原局長劉漢俊、《人民文學》副主編鄧凱等知名文化學者,做客演播室,暢談長江文明,解讀文化魅力。
探索表達創新,激發傳統藝術青春活力。在器樂演奏方陣,采用與原套曾侯乙編鐘同比例復制的演奏編鐘,結合鷹笛等長江流域多民族樂器,揚琴、琵琶等傳統民樂,與西方交響樂隊共同奏響《長江四季》。由武漢音樂學院開發的“數智編鐘”將亮相舞臺,全方位還原古代編鐘演奏的真實場景,實現傳統禮樂文化與現代數字科技的跨時空對話。
開幕式將全新推出荊楚風情創演秀《激情“神武峽”》,以湖北經典民歌《龍船調》為音樂主線,創造性融合神農架梆鼓、武當太極、土家歌舞等傳統元素,與街舞、說唱等現代表演形式碰撞,將荊楚三大文化地標——神農架、武當山、長江三峽的文旅符號融為一體,以青春化、時尚化的表達激發荊楚文化和湖北文旅的創新活力。
科技賦能光影,共享沉浸式視聽盛宴。開幕式上,自然江景搭建臨江水舞臺。舞臺表演將穿插煙火表演和兩岸樓宇燈光秀、無人機編隊表演等,共同為大家帶來“江岸—江面—天際”三維交融的視覺體驗。在舞臺視覺上,我們引入了裸眼3D技術,雪域牦牛、竹林熊貓、濕地麋鹿等長江流域珍稀動物也將活靈活現地來到觀眾眼前。在立體文化展演空間里,觀眾將共享一場“天地為景、江水為韻”的沉浸式視聽盛宴。
這場開幕式,將讓觀眾感受到長江的風景之美、藝術之光、人文之盛,感受到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血脈與新時代長江高質量發展的蓬勃力量。

首屆長江文化藝術季開幕式 資料圖
“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發布會介紹,“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始終是舉辦長江文化藝術季的核心宗旨。本屆藝術季通過創新活動設計、拓寬參與渠道,著力彰顯群眾主體性、參與性、互動性。
——免費開放活動:
開幕式將于9月12日晚在漢口江灘三陽廣場舉辦精彩的文藝演出。演出期間,將在長江大橋與長江二橋之間的江面上,安排8艘船只和1000架無人機燃放煙花,另有4000架無人機表演光影秀。廣大市民可在長江兩岸現場,或通過電視直播、新媒體網絡直播觀看開幕式盛況。茅盾文學獎得主劉醒龍、中宣部文藝局原局長劉漢俊、《人民文學》副主編鄧凱等知名文化學者,將做客演播室,暢談長江文明,解讀文化魅力。
閉幕式將于10月30日晚在宜昌市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屆時組委會將通過網上平臺向公眾贈票。
“映像長江”電影周將在全省103個縣(市、區)選取放映點,免費放映2000場以上國產優秀影片。
“遇見長江”文學周將面向全國開展主題征文活動,群眾可自由投稿。
“視聽長江”網絡傳播周將舉辦優秀視聽作品展播展映,群眾可通過有線電視、IPTV方式觀看喜歡的作品。
“聆聽長江”音樂周安排的5場音樂會全部是公益演出,將通過贈票方式邀請社會各個階層代表免費觀看。
——預約互動活動:
“璀璨長江”文博系列展將分別在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云夢分館、武漢市盤龍城遺址博物院、荊州紀南生態文化旅游區鳳翎館舉辦,展出戰國早期至晉代重要簡牘,長江流域古代文明、東周時期和楚文化考古成果。“新象長江”主題美術作品展、“影動長江”全國主題攝影展將分別在湖北省美術院美術館和湖北省圖書館舉辦。上述活動,群眾均可通過線上預約的方式前往參加。
——文化消費活動:
“靈動長江”舞臺藝術精品展,17部優秀劇目、27場演出將在琴臺大劇院、琴臺音樂廳、洪山禮堂、湖北劇院、湖北戲曲藝術中心、武漢劇院輪番上演。同期,全省各地劇院還將推出293部精彩劇目、563場演出。這些劇目覆蓋門類全、藝術水準高、市場號召力強,群眾可通過線上線下渠道購票觀看。
“書香長江”閱讀周將舉辦武漢書展暨第20屆華中圖書交易會,邀請陳晉、莫礪鋒、徐貴祥、戴建業、馬伯庸等知名學者和作家,舉辦文化沙龍、名家講堂、新書發布、閱讀分享等活動,同步開展惠民購書活動,發放數百萬元折扣優惠券,惠及廣大讀者。
2025長江文化藝術季的12項主體活動中,對首屆藝術季的8項主體活動進行了保留和內容創新,另外順應群眾需求新增了4項主體活動。

新聞發布會
12項主體活動,精彩紛呈、好戲連臺
本屆藝術季精心策劃了12項主體活動。
“點亮長江”藝術季開幕式。9月12日晚在武漢漢口江灘三陽廣場組織民歌演唱、編鐘交響、情景舞蹈、世界大河名曲聯唱等文藝演出,舉辦無人機光影秀、煙花表演等表演,創新打造“江岸—江面—天際”三位一體的文化展演空間。開幕式還將邀請長江文化學者參與《名家話長江》的直播訪談。
“新象長江”主題美術作品展。9月13日至10月12日在湖北省美術院美術館舉行,將展示約120件美術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等多種藝術形式,并舉辦專題學術研討會,集中展示萬里長江的自然美、人文韻、變遷史。
“影動長江”全國主題攝影展。9月16日至10月6日在湖北省圖書館舉行,圍繞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長江大保護等主題,展出約200件攝影作品,用“大河記憶”“時代偉業”“流域映像”三個板塊集中展現長江文化的獨特審美價值。
“映像長江”電影周。9月29日至10月30日在武漢、潛江等地舉行。公益電影展映將在全省100余個點位展映20部優秀革命戰爭題材影片,其中包括我省高清修復的紅色經典影片《洪湖赤衛隊》。同時,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在潛江市舉辦“讓電影回家”戲曲電影交流研討活動,集中展映《定軍山》等15部不同門類的戲曲電影,邀請全國知名藝術家向觀眾傾情推介經典戲曲電影。
“聆聽長江”音樂周。9月15日至19日,在武漢琴臺音樂廳舉行,共安排5場音樂會,包括開幕音樂會暨大型聲樂套曲《長江組歌》展演、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音樂會、優秀民族歌劇選段音樂會、《長江》原創交響作品音樂會和長江主題合唱作品展演等內容,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靈動長江”舞臺藝術精品展。9月13日至10月25日在武漢舉行,邀請國家京劇院、東方演藝集團等中直院團和沿江知名院團,奉獻17部藝術質量上乘的優秀劇目,涵蓋京劇、地方戲曲、話劇、舞劇、音樂劇、歌劇、芭蕾舞劇、音樂會等藝術門類。京劇《紅燈記》、昆曲《牡丹亭》、青春版歌劇《洪湖赤衛隊》、舞劇《朱鹮》等精彩好劇將輪番上演。
“視聽長江”網絡傳播周。9月13日至10月30日在武漢、宜昌、荊州、天門和云夢等地舉行。包括高質量發展對話、網絡視聽創作采風行、優秀視聽作品展播展映、“何以中國·家住長江邊”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將發布國家廣電總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跟著微短劇來學法”優秀劇目和首屆“視聽長江”微短劇劇本大賽優秀劇本。
“書香長江”閱讀周。9月19日至10月26日在武漢、黃石和全省各地新華書店舉行。活動涵蓋第20屆華中圖書交易會、讀書沙龍、書香中國萬里行、新媒體文化博主大會、第二十一屆全國地方版圖書/館配會、“荊楚閱讀季”名人名家系列活動、倍閱大學生紅色共讀活動、經典誦讀、“長江好書”“長江好物”發布、惠民購書月等多項活動,進一步擦亮“書香長江”品牌,營造全民閱讀濃厚氛圍。
“遇見長江”文學周。10月18日至19日在武漢、黃石、鄂州、黃岡、咸寧、恩施等地舉行。包括主題征文、專題研討會和湖北文學之夜等3項活動,以文學之力賦能長江文化傳承發展。
“璀璨長江”文博系列展。9月23日至10月30日在武漢、荊州、孝感舉行,包括簡“讀”中國——中國出土簡牘展、東周時期考古成果展和長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寶展,系統展示長江文明的起源和發展脈絡。
“對話長江”學術交流。9月23日至27日在武漢舉行,包括“長江高端智庫對話”和“大河對話”2項主體活動,聚焦科技創新、區域協同、綠色低碳發展、文化傳承等議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研討。
“唯見長江”藝術季閉幕式。10月30日在宜昌舉行,將與中國電影大數據暨電影頻道M榜榮譽盛典結合,配套開展M榜影人見面會、大數據電影人對話、“三峽影蹤·六公主探城記”直播打卡等3項活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