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閱兵盛典上,受閱部隊以威武雄壯的強大陣容、整齊劃一的鏗鏘步伐和一往無前的堅毅表情,告慰80年前為了保家衛國浴血奮戰的革命先輩,彰顯中國人民對“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的堅定信念,也發出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最強聲音。閱兵場上整齊劃一的步伐和動作是怎么做到的?一張張堅毅的面孔,力量都來自哪里?這一場勝利日大閱兵又會給我們留下什么?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此。這是2015年勝利日閱兵后中國第二次舉行以抗戰勝利為主題的閱兵活動。此次閱兵共有45個方梯隊接受檢閱,其中13個方隊徒步走過天安門廣場,光榮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
作為此次閱兵第一個走過天安門的軍種方隊,300多名參閱隊員全部來自歷史悠久、傳統厚重的榮譽部隊,陸軍方隊鏗鏘有力的步伐背后,是紅色精神的傳承和發揚。
閱兵前夕,在陸軍方隊的訓練場,走在陸軍方隊第一排的盛宏觀來自祖國邊疆,他所在的部隊是我軍保留的唯一一支整建制紅軍師。參軍7年,盛宏觀一直堅守在祖國的邊疆,也隨部隊到3000多米的高原駐訓,從邊疆紅軍師來到首都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盛宏觀感受到強大的使命感。
陸軍方隊參閱人員 盛宏觀:抗戰先輩能在那種條件下奮勇殺敵,將侵略者趕出中國。我是紅軍師的一名傳人,感到無比驕傲。我們新時代的官兵在接受檢閱的時候讓黨和人民看到,我們是一支能打勝仗的部隊,當有一天戰爭爆發的時候,我們有能力、有信心去打敗一切來犯之敵,這就是一種精神傳承。
在訓練場上,陸軍官兵們認真地訓練換來了閱兵場上完美的表現,閱兵結束后,隊員們重返自己的崗位,他們也對訓練和勝利有了新的理解。
陸軍方隊參閱人員 胡尊鵬:閱兵閱的不光是9月3日那天走過長安街,這種訓練本身就是一種歷練,一遍一遍去摸索、一遍一遍去訓練,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盛宏觀:把九三大閱兵的任務完成好,回到祖國西北,我有信心有能力和我的戰友把祖國的邊疆守護好,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大會的講話中指出,正義的信念不可動搖,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戰勝。
徒步方隊中平均年齡最小的海軍方隊,在抗戰精神的激勵下,挖掘自己最大的潛能。
空軍方隊中,來自一線作戰部隊的全體成員在經歷閱兵場的試煉后,更加無所畏懼。
成立近十年的火箭軍盡管是最年輕的軍種,走向閱兵場,個個都能以鏗鏘有力的步伐展現火箭軍部隊的形象風采。
此次參閱的徒步方隊中,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和聯勤保障部隊高擎各自的兵種軍旗首次亮相,標志著我軍構建起“4支軍種+4支兵種”的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首次以新面貌接受檢閱,他們傳承的同樣也是80年前抗戰中淬煉出的優良傳統。
參加此次勝利日閱兵的隊員中,有些曾經參加過以往的閱兵活動,每次閱兵,見證的不僅是紅色傳統代代相傳,也親身感受到人民軍隊力量的日漸壯大。
在武警部隊方隊中,走在隊伍最前的周勇和崔曉偉已經是第五次參與閱兵。為了實現最佳參閱效果,必須要精摳細訓。此次閱兵,武警部隊官兵身著迷彩服,劈槍走過天安門,這個動作也是方隊訓練的重點。在成千上萬次的訓練后,兩位領隊感受到了今年閱兵不一樣的精氣神。
武警部隊方隊方隊長 崔曉偉:這次我們多了更多的自信,這種精神的振奮、昂揚的精神狀態,來自我們國家的強盛、人民軍隊的強大,來自發自內心的驕傲自豪、充滿必勝的信念。
武警部隊方隊總教練 周勇:提上槍就想到主動請纓上戰場,端起槍就想到躍出戰壕就沖鋒,人民軍隊聽黨指揮這種堅定和絕對。
只要祖國一聲召喚,就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在這一次的徒步方隊中,武警部隊方隊、預備役方隊和民兵方隊依次接受檢閱,與前面受閱的現役部隊一起,組成了我國“三結合”武裝力量體系。其中,民兵方隊是第一次參加勝利日閱兵,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女民兵們,以一身荒漠迷彩搭配紅色絲巾,為閱兵場增添了一抹亮色。
民兵方隊領隊 李依潼:今年跟以往不一樣的是我們所參加的是以抗戰勝利為主題的活動,所以我們沒有像以往國慶閱兵著裙裝。紅色絲巾,因為我們所有的隊員都是從全國的抗日根據地抽組而成的,紅色武裝了新時代的英雄兒女。
民兵方隊的領隊李依潼來自狼牙山五壯士英勇就義的河北保定易縣,在這支隊伍里,300多名受閱隊員每個人都來自一片紅色的土壤,而平時她們又是在各自崗位上認真工作的普通人。和其他受閱方隊相比,她們中有許多人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軍事訓練,怎么讓自己的方隊和其他方隊一樣整齊劃一?女民兵在訓練中找到了克服困難的辦法。
民兵方隊參閱人員 孫萬鈺:我們一個排面25個人,每個人都要把臂肘緊緊地抵到一起,這個時候戰友之間就會給彼此一個力量,我們就可以支撐著彼此走過去。中國人民都非常團結,抗戰的時候,戰友們互幫互助就這樣抵著依靠著彼此,我們打了勝仗,我們也代表著中國人民,我們就這樣抵著、相互依靠,我們肯定可以克服一切困難。
80年前,中國人民克服千難萬險,奮勇抗戰,擊敗了侵略者,迎來了勝利;80年后,中國在和平安定的環境中快速發展,也承擔起了大國應有的擔當。在紀念大會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永遠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穩定力量、進步力量。
9月3日,最后一支受閱的徒步方隊是維和部隊方隊,這些“藍盔衛士”來自我軍各個執行過維和任務的部隊,他們用青春與奉獻,履行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莊嚴承諾。
2023年,受閱隊員邵曉光赴剛果(金)執行維和任務。邵曉光和他所在的工兵分隊主要任務是執行道路搶修、橋梁架設等人道主義援助,盡管當地局勢動蕩、沖突不斷,他們依然高質量完成自己的任務。
維和部隊方隊參閱人員 邵曉光:在國外維和的時候,給我最深的一次感受就是有一次我們進行拉動,經過一處政府軍控制的礦區,四周有不明身份的人員全副武裝向我們靠攏,當他們看到我們左肩的國旗以后,就給我們放行。我感覺很自豪很光榮,對于他們當地人來說,我們過去是播撒希望的、是帶給他們和平的正義之師和文明之師。
從1990年開始,中國軍人的身影就出現在國際維和戰場上,35年來,累計超過5萬名維和官兵先后赴20多個國家和地區執行維和任務。這一次參與閱兵的不少隊員都和邵曉光一樣從維和前線歸來,來到閱兵場,他們邁出的每一步都是中國人對和平的珍視。
維和部隊方隊參閱人員 蘭宇:走過天安門,更多想的是代表5萬多名曾經參加過維和的戰友們,維和部隊一直強調腳下有力量。中國軍隊其實不只有強大的戰斗力,更多的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和能力。80年前,我們是為自己國家的和平而戰;80年后的今天,我們在為世界和平而努力。
一場大閱兵,銘記的是中華兒女抵抗侵略的歷史,緬懷的是革命先烈前赴后繼的英勇氣概,珍愛的是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開創的是更加安定繁榮的未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人類生活在同一星球,應當同舟共濟、和睦相處,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守護世界和平安寧,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編輯丨陸宇佳 蔣彰 姜軍 王紫嬌 周辰 劉曉峰 攝像丨付鵬 阮紅宇 周乃軍 錢浩 邱文杰 羅坤 剪輯丨鄭昱 佟永杰 張文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