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消息:中國現在是全球最大的抹茶生產國,而四分之一的抹茶都產自貴州銅仁。貴州銅仁,地處北緯27°,擁有高海拔、低緯度、多云霧的自然條件,為茶樹生長提供了絕佳環境。2024年,這里的抹茶銷量突破1200噸,產值突破3億元,實現產銷量全國第一,出口量全球第二。跟隨記者的鏡頭去那里探尋貴州抹茶的流量密碼。
抹茶,又稱“末茶”,呈粉末狀。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始于魏晉時期,到了宋代更是發展至鼎盛,成為當時文人雅士追捧的風雅之物。如今,漫步在銅仁古城,以抹茶為主題的店鋪星羅棋布,與古樸的山林街巷相映成趣。
貴州抹茶的核心產區——銅仁市江口縣,位于世界自然遺產梵凈山腳下。假期,這里人頭攢動,游人如織。很多游客專門為了抹茶而來,為這座大山里的小城注入了活力。
【新聞觀察 北緯27度抹茶的“72變”】一杯抹茶帶動11萬茶農增收
目前,銅仁抹茶產業覆蓋當地7個產茶重點縣、34個種茶鄉鎮,帶動40多家碾茶企業發展和11萬茶農就業,已成為當地擴大就業的優勢產業。 那么,抹茶是綠茶粉嗎?和普通綠茶有什么區別?制作工藝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能夠為農戶增收致富?
總臺央視記者 葉奐:銅仁目前有8.5萬畝抹茶基地。抹茶粉并不是把傳統綠茶磨成粉,從栽培到采摘,再到加工,每個環節的工藝都和傳統綠茶有所不同。一般綠茶采的是芽尖嫩葉,通過手工采摘,一個熟練的采茶工一天頂多采5斤左右。但抹茶的原料是連葉帶莖、差不多10厘米長的茶青,而且能用機器采摘,一個工人操作機器一天能采摘800斤抹茶原料。
銅仁江口縣的壩盤鎮是全縣抹茶種植面積最大的鄉鎮,掛扣村的王軍得大叔是這片茶園“元老級”的員工,負責茶葉的日常管護。谷雨前后抹茶園便進入大量采摘期,王大叔會把剛采摘下來的鮮葉,第一時間送到附近的碾茶生產車間進行粗加工,將鮮葉碾成碎片,最大程度減少因時間損耗導致的茶葉新鮮度流失。
為了讓大山里的茶農們都能享受到抹茶產業帶來的巨大效益,銅仁不斷擴大抹茶種植規模,同時擴建碾茶粗加工車間,讓種植戶能更便利地組織生產。在距離王軍得大叔家不到10分鐘車程的地方,就有一家這樣的碾茶生產車間。
【新聞觀察 北緯27度抹茶的“72變”】一杯抹茶能變幻出多少種衍生產品?
碾茶,是抹茶制作的粗加工環節。而把碾碎的茶葉變成抹茶粉,再應用到不同的生活場景中,就是精加工的環節。 如今,貴州抹茶的應用場景越發豐富多彩。這里的抹茶產品有哪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奇味道?一杯抹茶又能變幻出多少種衍生產品?
抹茶魚,是土家族老板娘姚艷今年5月研發的一道新菜品,高峰期一天能賣出50多份,已經超越了貴州傳統招牌菜酸湯魚的銷量。姚艷還巧妙地將抹茶的清新風味與土家菜系八大碗相融合,創新推出了抹茶宴。
隨著抹茶消費需求的不斷攀升,銅仁還吸引了不少烘焙師,前來扎根創業,潛心開發和抹茶相關的食品。吉林烘焙師湯昀鵬正嘗試將貴州特產刺梨干融入抹茶月餅中,以碰撞出更富層次感的味覺體驗。目前,他的團隊已經成功開發出了60多款抹茶食品,并且會根據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推出相應時令的限定產品。
目前,銅仁抹茶已被廣泛應用于烘焙、飲品、保健品、化妝品、日用品等眾多領域。
【新聞觀察 北緯27度抹茶的“72變”】一抹茶香何以飄向全球?
貴州銅仁近年來先后摘得“中國抹茶之都”“中國高品質抹茶基地”稱號。如今,銅仁抹茶不僅在國內收獲了大批消費者的青睞,還贏得海外市場的熱捧。
總臺央視記者 葉奐:目前,銅仁抹茶已經出口到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去年,2024年銅仁抹茶出口量達到了180噸。今年上半年,出口量已經達到了230噸,也就是說,僅上半年,銅仁抹茶的出口量就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
企業外貿負責人介紹,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全面生效,公司近年來對東盟市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量逐年大幅提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