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宏柏為學生上物理課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張盼 通訊員 劉瓊艷 關洪磊 徐濤
新課前,他總是精心準備紙杯電話、改裝自行車等實驗,讓物理課堂充滿樂趣。生活中,他又和學生打成一片,拆解人生難題。
從教30年,擔任班主任22年,湖北省潛江中學物理老師關宏柏帶過13屆高三畢業班,護航1400多名學子圓夢大學。
他騎自行車
進教室上課
1973年,關宏柏出生在竹根灘鎮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他喜歡觀察和思考,挑水時琢磨怎么省力,插秧時思考怎么對齊,灶膛里的火苗跳躍,也能引發他的聯想。1995年,成為潛江中學的物理老師后,他也注重培養學生對世界的科學興趣。
他的學生們說,關老師的物理課堂好似科學實驗室,有時他用兩個紙杯串上棉線做“電話”讓大家聽聲音,有時他帶大家去操場,用自己改裝的自行車輪現場演示角動量守恒原理。
這些年,關宏柏總結出一套“生活化物理”教學法:課本上抽象的公式,經他一轉化,就成了學生手邊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場景,無需死記硬背,學生就能記得牢、悟得透。一次上《電磁感應》課,他甚至將老式自行車騎進教室。車輪上纏繞的銅線連接著小燈泡,他一邊蹬車一邊講解:“看,通過線圈切割磁感線,動能轉化為電能!”臺下學生紛紛為他的創意鼓掌。后來,這堂課成了全校的教學范本。
手寫教案30年
琢磨好課
“關老師從不看教材和備課本,但物理教得特別好。”學生們說。
但在關宏柏的書柜里卻有著層層疊疊的教案本。翻開他的教案,密密麻麻的字跡工整如印刷體,標注著重點、難點與課后反思,每一頁都配有精心繪制的圖示,隔幾頁便貼著自制習題。
“教材只是框架,得讓知識接上生活的地氣,學生才學得進去。”他說,手寫教案是深度思考的過程,三十年來,他一直堅持手寫教案,教學內容早已爛熟于心,在課堂上能揮灑自如。但是,這些教案不是一勞永逸的模板,每年他都會依照教育改革方向與學生特點重新打磨。“學生在變,教學思路怎能不變?”
多年來,關宏柏的物理課有口皆碑。他主講的《電磁感應》獲湖北省教改創新大賽二等獎,2023年所帶班級物理平均分高達89.98分。
現在華中科技大學讀研的楊燕語說,是關老師用系統化的教學方式帶她真正走進了物理世界。現在清華大學讀研的周家豪說,關老師教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思考問題的方式,這使他受益良多。
他幫每個學生
找準方向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要允許他們犯錯,用不同的方式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方向。”關宏柏常說,教育最該做的,是幫學生學會自立,找準方向。
早讀時,關宏柏會在教室轉一轉,悄悄觀察學生的精神頭;課間時,他會在走廊找學生聊一聊,開解他們生活和學習上的困惑;午休時,他又到宿舍走一圈,問問孩子們的吃住習慣;常常,他會和科任老師碰一碰,全面掌握班級動態……難得的休息時間,他也常聯系家訪。
單親家庭的王同學,晚上看手機上癮,白天總打瞌睡,關宏柏會幫忙聯系家長,在高三期間悉心照管,最終助其考上湖北大學;高三的王同學想在家自學,關宏柏耐心引導他重回課堂,最終孩子考上軍校;杜同學踢足球很有天賦,今后想成為專業的運動員,關宏柏沒有阻止,而是讓他親身體驗“愛好與專業的差距”,幫他理性規劃未來……
“關老師有句話一直激勵著我:老鷹有的時候飛得比雞低,但是雞永遠飛不過老鷹。”現在清華直博的田穎琳說。
盡力托舉學生的同時,關宏柏也盡力培養青年教師,他說,這是一位老教師對地方教育能做的大貢獻。“剛來學校時,我有濃重口音,師傅從備課細節到課堂互動,一點點地摳,幫我快速站穩了講臺。現在,我也這樣用心輔導我的學生、徒弟。”關宏柏的徒弟、學校骨干教師王國昌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